永光专栏-政社互动,共建慈善新体制—在「2013慈善蓝皮书」发布会上的发言-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政社互动,共建慈善新体制—在「2013慈善蓝皮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2013-05-31

  中国慈善体制改革已经艰难启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社会体制改革",要求“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现行慈善体制,可以说是政府主导、主办、垄断的,是扭曲了慈善本质的体制。慈善体制改革正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后,慈善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开始。

  2012年11月21日,李克强副总理发表文章指出,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事业和产业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按照上述布局,一部分事业单位改革后将与民办非企业单位合流,成为民办事业单位。

  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方案包括四类社会组织即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会服务类组织可以直接在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政府该管的事必须管住管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指出“凡适合市场、社会组织承担的,(政府)都可以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承担,政府办事不养人、不养机构。形成公共服务发展新机制,对企业、老百姓和政府,都是‘惠而不费’的好事”。这可以看成是对公共服务领域计划经济、政府包办的体制的反思,且提出了多元发展新机制的构想。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民政部首次提倡由公民自主选择救灾受捐机构,公民开始用脚投票,支持那些专业、高效、透明的慈善机构。据说壹基金收到来自400多万公众的捐款3亿多,数额数倍于红总会和中华慈善总会。芦山地震救援行动,是权力开始退出慈善捐赠市场的转折点。

  当然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毕竟改革属于权利的博弈、利益的博弈,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是要壮士断臂,割政府自己身上的肉。

  目前慈善体制改革的总态势是,中央政府有了明确目标和操作路线,社会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社会对于官民一体的慈善体制容忍度已经到了极限,甚至失去了耐心,对慈善机构的批评不断成为社会热点。这些批评有理性的,有不理性的;今天是对红十字会,谁知道明天会对谁。

  现在的问题是,社会组织、特别是那些有政府背景的慈善组织是否在认真了解和呼应这个变化,是否做好了改革的准备或已经着手进行改革,我看整体上还没有动静,还是死水一潭,麻木不仁。古医书讲:"皮死麻木不仁,肉死针刺不痛"。依我看,有不少长在政府身上的官办慈善组织,已经到了皮死或肉死的地步;政社分开,去行政化,失去权利的背书和蔽护,可能会要一些机构的命。因此很多机构会固守利益,抗拒改革。

  现在,球已经踢到了慈善行业这边来,改还是不改;自觉改还是被动改;到底怎么改?这是慈善行业,每一个慈善机构都必须回答的。当然,对于一些机构来说,回答这个问题很难。比如说,全国县以上慈善总会1923家,几乎都是退休官员做领导人,真正懂慈善的能有几人?有改革想法的又有几人?

  没有政社互动,没有慈善行业的积极回应,慈善体制的改革前景堪忧。如果慈善行业继续被动下去,甚至抗拒改革,只有等着被社会抛弃,也许只有置于死地而后生一条路了。

  最后,政社分开,直接登记,慈善行业会不会乱?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不改革会不会乱?我看,不改革不仅会乱,而且已经在乱。因为慈善是政府控制,政府办的,乱就是给政府添乱。政府因为怕乱,只好保护那些问题机构,造成慈善的溃败,发展下去,可能酿成大乱。

  改革,放开,让慈善回到民间定位,保持独立性,与政府拉开距离,也许会有一个混乱期,但这不可怕。正如我在批判以权谋捐文章中说的"民间属性的慈善,有法律规制,政府监管,舆论监督,行业自律,公众自主用脚投票,自会走上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道路,越办越好。慈善一旦被权力劫持,上述一切规则都失灵了。今天,慈善这点事总搞不好,令人纠结,不正是该民间做的不让民间做、不该政府做的政府抢着做、该政府做的政府又不好好去做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