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观察-“煤改气”为何改到“没有气”?-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煤改气”为何改到“没有气”?
池众遥 2017-12-19

全文2600余字,读完约需5分钟



有人为了北京更高端而寒夜离家,有人为了城市的蓝天忍受难以取暖的严冬。从11月底开始,网络上陆续出现入冬后无法供暖的帖子。随后有媒体跟进报道,多地因煤改气工程问题,或是燃气供应问题,而导致无法供暖。


实际上早在年初,煤改气作为今年环保工作的一件大事,就已经悄然启动。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蓝天保卫战”。随后,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6省市共同公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北京、天津、廊坊和保定在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和小燃煤锅炉“清零”工作。



“2+26”城的困境


“方案”中将“2+26”城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计划全部“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其中,北京市30万户、天津市29万户、河北省180万户、山西省39万户、山东省35万户、河南省42万户。


上级政策推动,下级自然不敢怠慢。各地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超过国家制定的任务,俨然成了一次煤改气的“大跃进”式运动。


根据今年10月底河北省环保厅的通报,河北省今年因治霾措施不力问责1563人,其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697人。随后,在11月份,天津市环保厅通报,天津市今年因环保不力问责1414人次。其中厅局级27人次、处级636人次。对于环保官员来说,煤改气是政治任务。


在压力之下,执行部门层层加码。以河北为例,河北省发改委此前发布的《十九大和迎峰度冬期间煤电油气运要素保供方案》称,当前各市推进“气代煤”热情高涨,各市上报的计划改造户数超出省下达任务量近100万户。“2+26”城所包括的各地区开始“煤改气”设施的建设,最终超额完成任务。


11月7日,河北召开的“大气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会”上通报,截至10月底全河北共完成验收通气通电户数233.9万户,与原计划180万户相比超额完成近30%。


20171219_100822_000.jpg

保定市聂庄改造后的天然气管道,看起来并不安全。 ? 张笑晨 / 搜狐鉴闻


而就在上述工作会召开半个多月后,河北省发改委11月28日启动了全省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机制,天然气供应进入橙色预警。这意味着河北省供气缺口达到10%至20%。


据公开报道,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11所乡村学校未能按时供暖;有小学因教室太冷,安排学生在室外上课,靠太阳和跑步取暖,不少小学生冻伤。河北不是孤例。各地跃进式的煤改气改造,导致天然气需求大增。天然气供应不足,多地供暖陷入困境。


在山西省临汾市东城地区,早已接入集中供暖的小区住户家中供暖设备依然冰凉,且被禁止燃煤取暖;山西省部分农村学校燃煤锅炉被拆除后,由于尚未供暖,学生上课需抱着热水瓶取暖……


山东省泰安市城区东部多个小区居民11月19日晚家中停气;聊城市部分燃气用户20日遭遇“断气”或“气压不足”;德州市庆云县21日下发限气通知,每日0点至凌晨5点城区整体停气……


煤改气至此陷入困局。


12月4日,环保部下发特急文件,提出以电代煤、以气代煤没有完工的项目及地方,可以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然而,农户燃烧散煤取暖的锅炉大多已经在入冬前被拆除了。


短期来看,事件源于政府试图通过强力短时间改变北方的能源结构。长期来看,即使天然气能够解决供应问题,其高昂价格也未必是普通农户承受得起。



量与价的难题:住户用气更贵,燃气企业亏损


北方大面积的天然气季节性短缺,除了由于煤改气在短期内造成的大量缺口,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本身可用的天然气资源较少。


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为1865亿立方米,同期全国天然气产量1212亿立方米。国内的产量无法供应使用量,所以需要大量进口。仅今年前10个月天然气进口量就达到722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超过30%。中国进口天然气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中亚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进口和中东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LNG)海运进口。


20171219_100822_001.jpg

中国自2009年底开始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管道天然气,成为同时进口LNG和管道气的第一个亚洲国家。


然而在国际能源市场上,亚洲进口天然气要承受额外的“亚洲溢价”。国内的价格管制又使得国内气价较低,天然气企业长期倒贴钱。这让中国面对量与价的双重困境,据公开报道显示,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进口,能源公司都要倒贴钱。例如中石油每年冬季向外销售的天然气价格,都低于从海外进口的天然气价格。过去五年,中石油进口天然气一年的净亏损高达419亿人民币,最少也有149亿人民币。


中国的能源资源一般掌握在国企手中,目前国内的天然气上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对于国企来说,保障居民供暖是政治任务,由于国内的价格管制,他们为市场提供的天然气价格,低于从国外进口的天然气价格。所以供暖季对于天然气的需求越多,亏损就越大。


即使价格管制,天然气仍然比煤贵。根据财新网专栏作者陶光远的测算,按一次能源的单位热值计算,天然气的价格是煤炭的4倍左右。根据公开报道,在煤改气完成的地方,河北省农户每月取暖要比燃煤多花出3倍。运动式治理雾霾的市场成本,最终还是落到了农户身上。



北京也曾煤改气


2011年,北京受空气质量和冬天的雾霾困扰,带来持续的舆论压力,推动了北京煤改气计划。


要在北京全面推行煤改气,同样困难重重。但北京仍然成为中国第一个将煤改气成功写进历史的地区,而且没有出现大规模、长时间的气荒。因为特殊的政治动力和经济资源,使北京得到了各种政策一路绿灯的加持,最终得以实施。


根据前北京市副市长黄卫2011年的测算,未来热电厂全部改为燃气发电的话,按照当时气价、电价、热价水平测算,发电亏损将超过150亿元,供热亏损将达到35亿元。但是北京“亏得起”这笔钱。


2011年,燃气价格为1.95元/立方米,但是到了2013年已调至2.67元/立方米。这让许多燃气发电厂感到担忧。而北京市为了鼓励天然气发电,调高了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并且给予发电厂补贴,保证其盈利。


除了补贴,在天然气供应上,北京也获得了保障。1997年陕京天然气系统的建成是北京以天然气替代燃煤发电计划的重要促成条件。在此之后,陕京二线、三线相继贯通,陕京四线也于今年11月份贯通。2010年,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曾说,陕京四条线加起来足够保证北京市的未来需要。可以看出,能源资源分配是向北京倾斜的。


20171219_100822_002.jpg

2016年,北京市“煤改清洁能源”完成情况。 ? 人民日报


更值得与此次散户煤改气对比的,是北京村庄的煤改气改电。实际上,北京的煤改气从2003年就陆续开始实施,到2015年完成了38.45万户的改造。仅2016年的“煤改电”工作量就相当于过去13年完成总量的2/3。按照计划,北京2016年应该完成463个村庄的煤改气改造任务,截止到2016年11月底,实际改造完成663个村庄,覆盖22.7万户,超额完成任务。


然而,北京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气荒。


毕竟像北京那样的煤改气,并不是其他地区容易借鉴的。


参考资料:

1.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 《十九大和迎峰度冬期间煤电油气运要素保供方案》

3. 北京:艰难煤改气〔OL〕.FT中文网2012http://dwz.cn/76t9Wx

4. 艰难煤改气〔OL〕.能源杂志,2014.http://dwz.cn/76tehd

5. 大规模煤改气不适合中国国情〔OL〕.财新网,2016.http://dwz.cn/76teEQ

6. 北京去年六百六十三个村庄煤改气煤改电〔OL〕.人民日报2017http://dwz.cn/76taSf

7. 煤改气之后的成本和生计:恢复烧煤取暖,为何也难以补救〔OL〕.好奇心日报,2017http://dwz.cn/76tc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