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份“来自扶贫攻坚现场的调查报告”所呈现的贫困状态让人吃惊。描述大凉山一个贫困家庭时报告写道:“锅里煮了些土豆,便是他一家5口的午餐,有的土豆已经发了芽。对他们来说,吃米饭和肉是一件奢侈的事。大米每10天逢集时才能吃到;肉一年最多吃3次……”
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尚有7017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扶贫开发工作依然十分艰巨。为让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现有扶贫措施是否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国外有哪些政策或措施可供借鉴?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希望工程创始人、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
徐永光: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基金会中心网名誉理事长
现有扶贫模式问题多 扶贫必须创新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中西部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区,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就开始尝试通过移民扶贫,并于2001年启动生态移民工程。
“在移民性扶贫方面,我们国家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但有些移民对新环境不适应,不久便回到了故土。”在徐永光看来,多年移民扶贫并未起到预期效果。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徐永光介绍,为解决交通不便导致的贫困,国家出资为这些地区修建公路。“有些地区山路险峻,把公路修到那里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但能否给这些地区带来发展机会是未知数。”
对此,徐永光认为江西模式比较务实,即让老人留在村里,将青壮年和儿童迁居到教育和就业情况相对便利的地方安置。“这样,留恋故土的老人可以留在家乡,年轻人可以在外面挣钱。”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877.0万人,农村低保对象5207.2万人。谈及当前贫困人口数目,徐永光感慨万千:“过去,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不少,慈善组织也在搞扶贫济困,却都未取得明显效果,这说明扶贫方法存在问题,当前扶贫模式必须创新。”
尤努斯和他的“穷人银行”的董事会成员们
借鉴国外模式 建立中国的格莱珉银行
谈及扶贫模式创新,徐永光极力推荐格莱珉银行模式。
据了解,格莱珉银行起源于孟加拉国,于1983年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媒体评价:“格莱珉模式的精彩不亚于格莱美音乐奖,这个模式创造性地去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信贷难题,用一种反常规金融的模式做了一件了不起的穷人金融事业。”
“格莱珉银行的贷款利息是20%,但是返还率达到了98%,已经解决了大约900万人的贫困问题。人家做的很好,也有现成的经验。”徐永光建议中国借鉴格莱珉银行模式,用商业化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帮助更多穷人脱贫致富。
其实,在我国也有类似扶贫模式,比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1996创立的小额信贷项目,如今已累计发放贷款20余亿元。2008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和农信),专门负责管理和实施小额信贷扶贫项目。
“从中国当前形势来看,中和农信发放贷款的数量太小,扩大一百倍也不多。”徐永光认为,扶贫基金会小额贷款的规模难以与格莱珉银行相比,同时它不能接受存款,只能用自己的资金去放贷。“格莱珉银行不是一个纯粹的银行,而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机制。”
在徐永光看来,无论是资金的投入还是制度建设,扶贫创新都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未来5年,7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有一定难度。如期完成脱贫目标,最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扶贫模式、扶贫机制,将扶贫资金投入到一些创新项目中,比如建立中国的格莱珉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