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专栏-央广主播思元专访徐永光:公益经济从找回丢失的GDP开始 -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央广主播思元专访徐永光:公益经济从找回丢失的GDP开始
2015-06-30

节目温故 

1.jpg

   不久前,主播思元采访了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何伟。(采访花絮见上图)

而在本期节目,央广主播思元采访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讨论关于“公益经济”的问题。

1435645847393208.jpg

(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徐永光)

访谈内容摘要:

公益经济从丢失的GDP开始

 

  1.社会组织的GDP在哪里? 

  首先,我们是否承认公益部门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部门,也产生GDP?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累加,就是GDP(这是高考模拟政治题的标准答案)。所以社会组织的增加值,就等同于GDP。民政部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社会组织的增加值为571.1亿,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22%,比2012年继续下降。与七年前2007年0.28%的增加值相比,整整下降了21%。社会组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占0.1%。美国是多少?比较权威的数据是占GDP12%,就业人口也差不多是10%左右。基本上就业人口与产生的GDP是相对应的。  

数据解读:

  2013年社会组织增加值为571.1亿,机构数量为54.7万家,也就是说,每一个社会组织创造的增加值只有10万人民币多一点。社会组织吸纳各类人员就业是636.6万人,人均组织创造的社会价值只有8,000多。2013年全国第三产业人均创造的社会价值是8万多,社会组织人均创值仅为平均值的十分之一。  

  2.社会组织增加值怎么统计?

  “有不同的方法和口径,但不论你怎么统计,基本数据是不会凭空蒸发的。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走出一个误区,有人说非营利部门是在消耗资源,并不产生GDP,这是不对的。非营利部门既然在经济统计中列为服务部门,它的服务和商业服务是一样产生GDP的,区别是商业部门可以分红,非营利部门不能分红。”

  “我们先来算算社会组织的“劳动报酬”。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3年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9,259元,社会组织就业职工为6,365,813人,仅工资总额一项已达313,573,582,567元,三千多亿啊!劳动报酬只是增加值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组织增加值的这个包含数字尽然是增加值的近6倍。就算把全部增加值用来发工资,我国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月薪不到600元。”

  “中国社会组织本来就不发达,公益经济份额原本就少得可怜,本该归属于公益经济的数据又因为没有建立专属社会组织、并与其他相关部门对接的统计标准,使得这个行业雪上加霜。‘ 

  3.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增加值的可能情形

  “我推测,现在的社会组织增加值,有的可能归口到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统计,有的本来就没有脱离政府,统计数据也到不了社会部门。能够归口于民政部门的,一是养老机构,二是慈善会,三是一部分直接在民政登记的基金会。以上只是拍脑袋的推测,欢迎大家拍砖。最可悲没有人搭理。”  

  “再斗胆判断:中国社会组织创造的GDP如果全部归口统计,应该在4000亿以上,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可能达到千分之7左右。中国的公益经济的真实情况并不是现在数据反映的那么惨,所谓只占GDP的千分之一且逐年缩水,属于冤案,应该平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两个突破:第一,真正实现政社分开,政府就是政府,民间就是民间,不要把民间做的事情归入政府的账本;第二,建立既不重复统计、又科学合理的社会组织独立统计标准和体系。”

 

采访音频请点击:公益经济从找回丢失的GDP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