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红网)厘清权力与公益,让慈善本意回归-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红网)厘清权力与公益,让慈善本意回归
2013-08-23

  在民政部和云南省政府联合举办的“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组织”座谈会上,云南公开宣布“政府退出公益慈善募捐市场,除发生重大灾害外,不再参与社会募捐”。(7月31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慈善的若即若离,地方政府一直是持有暧昧的态度。现在,云南省要开中国慈善之先河,公开宣布政府退出公益慈善募捐,此举算是割下了一块“肥肉”。
  
  之前,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公办基金会应放弃每年数百亿的慈善资源,让民间捐赠资金支持私营慈善组织发展。当时这样的声音,还仅仅存在于构想之中。毕竟慈善和政府之间,存在着诸多难以切割的关系。
  
  在行政体制的主导下,一直以来“官方搭台,慈善唱戏”的现象是存在的。行政力量助推的“慈善风暴”席卷了许多地方,逼捐、派捐、以权谋捐的现象时有发生。每每在国内某地遭遇大灾,总有些单位、学校往下进行摊派慈善爱心,这其中行政募捐的成分不会少。与此相反的是,不少人对于民间公募力量却情有独钟。芦山地震发生第一天,壹基金获得的捐款数额是红十字会的70多倍,当时媒体评价,官办社会组织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了。
  
  当下至上而下的都在推行用“政府的减法,做市场的加法”这一政府职责转变,在慈善领域里,也同样有着这样的诉求。放权给民间组织机构,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做起来又是何其艰难。直接的问题是,带有官方色彩的慈善组织不愿意放弃这个特权。由于政社不分,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系统募集的善款,落到基层往往会被挪入政府财政预算的盘子里,用来基础建设等项目上,这也无须讳言。如果慈善的钱和政府的权力边界都一直模糊的话,那对于中国慈善的大环境发展来说,只能是后患无穷。
  
  当然,而要拿自己的心头肉开刀,这无疑需要绝大的勇气。正如张维迎所说,“既得利益者”不成为改革者的话,那么改革就没有希望。改革终究是要有人走出第一步。云南省政府走的这小步,的确具有中国慈善一大步的意味。虽然还仅仅是个声音而已,离最终实现尚有距离。但是我们可以相信,这种由体制内部发出来的微弱之声,已经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为之聚焦。
  
  厘清慈善领域里的国家和社会之分,其实是最大程度尊重慈善本身,也是让这种温暖的力量延续的最根本途径。打破政府家长式的插手管理,也将使得民间公募机构能有最起码的竞争平台,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叫放水养鱼。
  
  云南省政府为何要敢为天下先的走出割肥肉之举,在新闻中并没有详细说明。不管是作为试点,还是传闻对慈善进行改革,再亦或是行政性募捐已经身陷尴尬,都有可能是此举动的推手。但不管这样,如此“丢芝麻”的先知先觉,理应得到大家的叫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