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诺,盖茨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奴隶社会”公众号和“一土学校”的联合创始人,有马甲线的三娃妈妈
本文转自公众号:奴隶社会(ID:nulishehui),不端不装有梦有趣的原创文字,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讲自己的故事
和平时代,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战场上的英雄。但其实我们每个大大小小的选择,都是战场。每次选择的时候,听内心的声音,选择似乎难一点的那条路,就是在践行理想。再退一步,理想都不一定是做事情,选择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样是践行。
做一土学校,要发声,咱就去讲理念趋势,做教育创新的思考者。有人找你麻烦,你就低三下四求人,解决问题。做一土的感受,一方面是创业,各种挑战,和团队一起,脚在泥巴里加油干,常常灰头土脸。但擦擦脸上的灰,别忘了挺直了脖子,站得高一点,让自己看到云端。往好听了说,叫顶天立地,实际大部分时间是一地鸡毛,踩在泥巴里干活。
去年11月,我和颜宁拍人物杂志的封面照,她挑了几张发了朋友圈,写到“八十岁的我们俩”。
▲ 颜宁和一诺,2018年3月8日人物杂志封面。
是啊,竟然都四十了!想当年我们俩成“死党“的时候,是“不到四十岁的我们俩”。二十多年,光阴似箭,从青涩少女变成了白发魔女。
其实拿年龄说事这种题目,挺矫情的。因为首先很多事情,其实和年龄无关,活的岁数多的人也不见得明白更多。其次就算有关,很多重要的转折也和生日是哪一天完全没有关系。人生是一天天的过,今天和昨天,有这么大区别么?
但我们人类需要做的事,就是编故事和赋予意义,那就顺着来,借这矫情,聊聊四十岁,想明白的一些事。
▌年龄焦虑
看到电影学者戴锦华的一段话:“消费杂志号称平等却隐含塑造:什么才是女人?她有什么不可或缺的要素?有怎么能在十分钟内获得?它认为女性无非一张脸,一副身体,一个需要尽力掩盖的年龄。”
我也在乎过年龄,看过和信过那些20岁该干什么,30岁就不能干什么的鸡汤。到自己活过了这些数字再回头看,发现都是鬼扯。而且用批判性思维想想,为什么这些鸡汤都在说20、30这些数字,因为这时候我们最容易焦虑,容易被骗。没有这么多50岁该干什么,60岁该干什么的鸡汤,因为活到这个年龄,就不信了。
34岁起,算高龄产妇,怀孕要做唐氏筛查。那时候我怀老二,记得有一天晚上走在小区院子里,突然意识到自己到了34岁,吓了一身冷汗。妈呀,高龄了。
现在回看,比宋慧乔还小呢,焦虑啥。
我妈今年67,和我一天生日,笑起来还和孩子一样。这些年给我照了诸多美照的玄力阿姨,儿子都快三十了,每天充满好创意和生命的活力。
▲ 我和我妈。
我小姨,58了,开始学画画三个月,作品惊为天人。
▲ 小姨画的画。
胖胖阿姨,70多岁,游泳游得一幅好身材,我都羡慕得流口水。
▲ 70多岁的胖胖阿姨和她哥哥。
医学上我们要讲年龄,除此之外,年龄无非是个心理暗示,你暗示是什么,你就是什么。70岁,可以“归来仍是少年”。医学意义的年龄之外,你“多大”,你说了算。
▌永葆青春的“秘诀”
既然你说了算,怎么能永葆青春呢?当然有对自己健康的关照。我观察凡是“老”了还青春可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单纯、执着、理想主义。
其实真正好的教育,在根上,到哪里都是相通的。所有“成功”的人,如果有一个交集,肯定是“理想主义”。
以比尔盖茨为例吧。大家会觉得,你世界首富了,你的生活,无忧无虑了吧。但如果看世界的大问题,有的是可以让我们“操心”的。他拿出自己的财富来,放在消除传染性疾病和贫困,六十多的人了,还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到处奔走,自己出钱之外,希望政府、企业、慈善家,共同出钱出力,抗击人类面对的大挑战。
年轻的时候,有理想是不难的。看看每年申请藤校的孩子的申请书,看看罗德奖学金的申请,看看各个商学院的申请材料,投到麦肯锡的几千份简历,都是要改变世界的。但实际上,十几二十岁,理想大,能力小。
我看过无数年轻人的PS和简历,说实话,吹牛多。但是没关系,愿意往这方面吹,我其实很欣慰,说明这种价值导向在起作用。困难的是,如何在拿到offer,毕业了、入职了、需要买房买车了,养娃养老了,各种生活琐事和压力来了,还能有理想。
关于拿offer我多说一句,我在做一土学校,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学生的出口是什么?我告诉你,其实出口怎么选人,我比那些收你几十万的升学指导人清楚的多,从名校录取,到奖学金发放,到最挑剔的雇主公司,本人见过,做过。技术细节之外,无非几个,理解世界、有执行力和创造力、有理想。但这当然不是说教育不需要体系,以后我写文章会多讲讲。
如何“保持理想”呢?我给你个方法。
其实理想不是独立于现实的大梦,不需要辞职去非洲,也不需要转行做公益。而是我们每天在日常的工作里可以做的事情:
自己的工作做到最高标准,不断精进;
不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先人后己;
看到不公平的情况,发声;
看到需要帮助的“无关人等”,伸手;
对认为正确的事情,坚持;
少抱怨,多行动;
对支持创新的事,敢于冒险;
看到需要支持的人,挺身而出;
出了问题,敢于担当。
和平时代,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战场上的英雄。但其实我们每个大大小小的选择,都是战场。每次选择的时候,听内心的声音,选择似乎难一点的那条路,就是在践行理想。再退一步,理想都不一定是做事情,选择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样是践行。
▌“缩成原子”
我和颜宁拍照的时候,很冷,我那天还发烧。我们俩披个羽绒服在取景的地方,拍的时候脱下来摆个臭美pose。我说我们俩有三线明星的既视感,她说,那咱俩加一块,那可是六线明星!
我一脸黑线。自黑和互黑,是俺俩友谊的重要基础。
说白了,就是别把自己当回事。
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说过。之所以还说,是因为这不容易做到。那天听了个说法,据说是王兴讲的,说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原子。我都原子了,所以什么炮弹都打不到我。
我听了感叹,这是高人。很多的所谓伤害,其实都是自己内心戏造成的。很多事情,没有好和坏,是我们对它的感受,造成好和坏。所以没有 ego(自我)就少很多伤害。
Autumn同学帮我安利《诺言》,说她受用的一句话,是我劝她对很多事情,be“emotionally detached”(不带感情),差不多一个意思。这个对女性更重要,因为我们很容易emotionally involved(情绪化),我们要做一件事,当然要有感情,所以不是说我们要冷血。但女性的问题是容易投入很多冗余的感情,给自己加戏,徒增烦恼。
一个投资人说过,看女性和男性创业者。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如果一件坏事发生了,男性会比较快地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女性一般要花多的多的时间发泄情绪。
如何“破”?我也给你个方法,分三步:
第一,觉察,了解自己情绪的轨迹。
第二,“发泄”,就是给自己情绪一个出口。其中我用的一种方法,是情绪宝瓶。在《诺言》-“情绪管理”里我讲了方法。
第三,抽离,是想象自己是旁观者,观察自己,这件事发生了,有情绪了,你作为旁观者看自己的状态和反应。
每一步,都没有神效,也不会立竿见影。但只要开始,就会有进步。和我们的情绪共处,是一个巨大的题目,也是一辈子的功课。
最后一点,认识到敏感、感情丰富,其实是个长处。能做成大事的人,其实都是感情丰富的人。南方周末的记者褚朝新写他采访陈行甲,“巴东大雨,淅淅沥沥,他与我在办公室长谈,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这也是我认识的行甲。
今年行甲入选了中国慈善家杂志评选的“2017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作为朋友真是觉得与有荣焉。而且这次入选的10大社会推动者,有6位我认识,真是荣幸之至。他们无一例外是感情丰富,又极具行动力的人,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人到四十,要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每天一幕幕戏地演。
一睁眼你就是妈,连哄带骗偶尔装傻,弄孩子起床吃饭,孩子吃饭,自己上个电话会,虽然实景是穿着家居服,脸都没洗,但电话上立马是脑子清楚的好领导。孩子在后面各种背景噪音,熟练在手机上转换静音模式。出门路上,给亲妈打个电话,报喜不报忧。同时知道妈妈给你也一样,大家都是好演员。所以她说啥也不能全信。
▲ 大家看到的芬兰教育直播,实际“录制现场”这样的,后半夜酒店的狭小房间+打呼噜的儿子。
工作里出头露面,媒体采访你,把自己弄得美美的上镜,知道人家待见你,是因为你后面的机构平台,不是因为你。有仪式需要你,就穿得漂漂亮亮,去好好当摆设。棘手的事情,你赶紧解决问题,要不然谁需要你这样的领导。在幼儿园,是不怎么参与活动的后进家长。所以开家长会的时候有自知之明,态度端正,夹着尾巴做人。不需要加戏的时候,你变成原子,该干嘛干嘛。
总之,布景每天哗啦哗啦地换,看清场子,换好戏服,粉墨登场。不习惯没问题,演着演着就习惯了。
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要个性,觉得我衣服就要这样,发型就要那样,说话就要这样。我朴素,我倔强,我不为五斗米折腰。现在明白,那都是表面功夫,感动自己用的,对世界没什么意义。最重要的是把你相信的事情做成。为了这个目的,该你演啥你演啥。不是没原则,而是最终,It’s not about you。
做一土学校,要发声,咱就去讲理念趋势,做教育创新的思考者。有人找你麻烦,你就低三下四求人,解决问题。做一土的感受,一方面是创业,各种挑战,和团队一起,脚在泥巴里加油干,常常灰头土脸。但擦擦脸上的灰,别忘了挺直了脖子,站得高一点,让自己看到云端。往好听了说,叫顶天立地,实际大部分时间是一地鸡毛,踩在泥巴里干活。
颜宁也一样的,她的“泥”是泡在实验室,是实验失败,是paper被拒,是从头再来。大家看到出色的是发表的工作,那是冰山的尖尖而已。她的云端是对科学的追求,是对大的科学问题的不停思考。我们有完全不同的行业,语境,但这云和泥的感受,应该是一样的。
四十岁,这样挺好。
最后告诉年轻的妹妹们一个秘密,其实女人是越来越美的,我和颜宁大学时候的照片,现在看惨不忍睹啊哈哈。
越来越美的秘诀,我其实告诉你了。
忘了年龄,别忘了理想。
脚在泥里,眼放在云端。
到这里,该写完了。但其实,做到上面那两句话,很难。
你说,世界太多不平和黑暗,如果深究,好大的无力感;我做的事,是不是飞蛾扑火?
你说,世道艰难,做正确的事情,总感觉逆流而上;是不是我也应该“顺势而为”?
你说,我有理想,但等着看我笑话的似乎总比要帮我的多;是不是还要坚持?
朋友啊,这些我何尝不知道?
在那些无眠的夜晚,我何尝没问过自己这些问题,何尝没想过放弃?
觉得坚持不住的时候,希望下面这段文字,能给你我力量(中文是我翻译的非权威版)。
People are often unreasonable, illogical and self-centered. Forgive them anyway.
(人们经常是无理,没逻辑的,自我中心的。还是要原谅他们。)
If you are kind, people may accuse you of selfish ulterior motives. Be kind anyway.
(如果你善良,人们也许会说你有自私的企图。还是要善良。)
If you are successful, you will win some false friends and some true enemies. Succeed anyway.
(如果你成功,你会有一些假朋友和真敌人。还是要成功。)
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 people may cheat you. Be honest and frank anyway.
(如果你诚实和真诚,别人也许会欺骗你。还是要诚实和真诚。)
What you spend years building, someone could destroy overnight. Build anyway.
(你多年建设的成果,可以被人一夜之间摧毁。还是要建设。)
If you find serenity and happiness, they maybe jealous. Be happy anyway.
(如果你平和幸福,他们会嫉妒。还是要幸福。)
The good you do today, people will often forget tomorrow. Do good anyway.
(你今天做的好事,明天人们也许就会忘记。还是要做好事。)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d it may never be enough. Give the best you’ve got anyway.
(倾尽全力,给世界你的所有,也许这远远不够。但还是要尽己所能。)
You se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between you and God. It was never between you and them anyway.
(你看,最终,这些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从来不是你和他们之间的事。)
这是刻在修女特蕾莎墓碑上的一段话,题目叫Do it anyway,我想最好的翻译大概就是:无问西东。
用这首诗,致敬你心中的少年,无论年龄。
*本文作者李一诺将于2019年1月6日参加“南都观察年度对话|欢迎和时代一起进入“中年”,点击超链接了解对话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