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观察-调查组、船员、渔民,三方视角还原泉港“碳九泄漏事件”-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调查组、船员、渔民,三方视角还原泉港“碳九泄漏事件”

全文4000余字,读完约需8分钟



油轮方与码头方根据泄漏事件发生后达成的合意,统一向外透露:由于船舶与码头连接的软管法兰垫片老化,导致6.97吨裂解碳九泄漏。7吨,则是小型泄漏的认定标准阈值。经事故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东港石化公司的裂解碳九实际泄漏量应为69.1吨。


根据1978年修订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小型泄漏是指泄漏量在7吨原油(50桶)以下,中型泄漏表示泄漏量在7-700吨(50-5000桶)之间,如果泄漏量达到700吨(5000桶)以上,则称之为大型泄漏事故。


按照既定行程,“天桐1号”油轮(以下简称“天桐1号“)在11月3日下午4点左右停靠在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公司(以下简称“东港石化”)码头。


船上一共有13名船员,包括船长和4名水手,空船来到东港石化码头,按照计划,船装满2000吨裂解碳九之后,将于第二天上午出发,在海上行驶两天后停靠宁波港。然后,此次运输任务结束,油轮和船员回家休整。


然而,11月4日凌晨0时58分许,连接船舶与码头的软管破裂,裂解碳九从管壁破裂处外泄,经事故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东港石化公司的裂解碳九实际泄漏量应为69.1吨。


4日凌晨3点,肖厝村等附近村庄的居民被类似汽油味的浓烈、刺鼻气味呛醒。靠海的渔民肖存兰躺在床上,醒来觉得头晕、肚子疼;码头边的肖海星被呛醒后觉得胸闷,跑到6楼阳台去透气,结果阳台上气味更浓,她又逃回房间;上西村的郑素兰头晕得难受,跑到厕所吐了两次。


事故很快发酵,渔民们对于自己的巨大损失还在争取赔偿的时候,“天桐1号”和船员也因此滞留在了离家700多公里远的泉港区20多天。


11月25日下午4点,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泉港碳九泄漏事件处置和事故调查情况。泉州市市长王永礼称,经事故调查组调查,泉港裂解碳九泄漏事件存在违规作业,企业恶意隐瞒泄漏量。


20181127_103714_000.jpg

▲ 发布会现场。


泄露时刻


“天桐1号”是舟山市天桐船舶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桐船舶”)的唯一一艘油轮,根据企业信息软件“天眼查”:2013年12月,舟山市天桐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万元。


船上工作人员介绍,“天桐1号”常跑的港口包括宁波港、广州港、大连港、天津港和上海港。到达东港石化公司码头前,“天桐1号”刚在广州港结束了一笔订单,空船在海上漂了两天。


根据新闻发布会的通报,晚上18点30分左右,岸上人员开始进行裂解碳九装船作业的准备工作。在东港石化码头的吊机长期处于故障的状态下,操作员违规操作,人工拖拽,用输油软管把岸上与船舶连接起来,并用绳索固定。


裂解碳九装船作业开始后,“天桐1号”上船员轮流休息,4个水手轮流值班,照管着输油软管。


根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通报,11月4日凌晨0时51分,码头方发现输油管出现跳管现象。


凌晨1时13分左右,值班水手向“天桐1号”船长报告:发现碳九泄漏。船长立刻给“天桐1号”油轮的船东郑明辉打电话报告泄漏情况。


郑明辉是舟山市天桐船舶服务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根据企业信息软件“天眼查”:在舟山市天桐船舶服务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10万元中,郑明辉认缴金额为5.1万元。


到2018年,“天桐1号”为该公司名下唯一一艘货运油轮,最多可载货2000吨。


“天桐1号”的船长注意到码头放有船舶吊机,但是码头方并未使用,而是直接将输油软管放在码头围栏边进行输油,船长合理怀疑:“可能是吊机坏掉了。”


船长虽然觉得,200吨每小时输送裂解碳九的速度对软管压力太大,不使用吊机缓解压力的操作似乎存在隐患,但船长及船员并未阻止:“我们船上管不了的,就好像你去加油,你能跟加油站的人说,我觉得你这样操作不对吗?”


3日19时12分,后方油库通过库区专用船泵向“天桐1号”输送裂解碳九物料。按照此前双方协商达成的合意,裂解碳九将用6寸管以每小时200吨左右的速度装船,“天桐1号”的载货量为2000吨,预计10小时左右装满。


据泉州市政府通报称,码头方与轮船方此举违反了《油船油码头安全作业规程》(GB18434-2001)的规定,且在裂解碳九输送过程中,现场值守巡查不到位。


4日凌晨,“天桐1号”停泊的海域潮位降低,轮船重量增加,船体不断下沉,连接岸与船的输油软管也随之下拉。由于连接岸、船的软管两端均被绳索固定,输油软管下拉的长度受限。0时58分许,强大拉力将软管拉裂,输油管出现跳管现象,裂解碳九从软管管壁破裂处外泄。


根据船上的工作人员透露,凌晨1时13分左右,值班水手发现泄漏并报告船长,船长立即报告“天桐1号”所有方天桐船舶,在公司示意下,通知码头并由码头方通知海事局等相关部门。凌晨1时21分,裂解碳九停止泄漏。


得知是“码头的软管发生泄漏”后,郑明辉让“天桐1号”船长立刻通知码头工作人员,由码头方通知相关部门。


此时启动围油栏应急措施。目击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晚作业的码头设施服务由泉州市泉港兴通船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通”)提供,兴通提供了围油栏,从码头到“天桐1号”油轮外,长度约120米。


根据事故调查组公布的结果,发现泄漏后,企业立即组织对围油栏内油污进行回收,使用吸油毡吸起来大部分泄漏物,减少了污染面的扩大。


20181127_103714_001.jpg

▲ 站在柯厝村海域的岸边,能看到火电厂的两根大烟囱正在排烟。 ? 王婷婷


▌严守6.97吨口径


郑明辉拨打兴通电话,由于夜深,第一个电话未接通。电话接通后,兴通建议郑明辉:“让船长叫码头赶紧把吸油毯全部拿出来,吸油毯最管用。”


然而,经船员证实,直到凌晨6点,码头方并未拿出吸油毡进行应急处理。内部人员透露,当晚码头乱成一团,主要的应急措施是拆换软管。


根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通报,凌晨1时23分,泄漏停止。“天桐1号”船员也证实,泄漏发生至少10分钟以后才停泵。此时,“天桐1号”共装有1327吨裂解碳九。


凌晨6时左右,泉州海事局的相关负责人到达。油轮方与码头方根据泄漏事件发生后达成的合意,统一向外透露:由于船舶与码头连接的软管法兰垫片老化,导致6.97吨裂解碳九泄漏。


11月4日中午12点多,裂解碳九铺满肖厝村海域,异味弥漫村庄,很快造成52名疑似接触碳九泄漏的群众被送往医院。此时,“天桐1号”船员接到通知:需原地停留,配合调查。


泉港区环保局在第二天通报称,事故造成6.97吨裂解碳九泄漏,油气逸散至空气,产生异味。


然而,6.97吨的泄漏量引起当地人的质疑。


当晚的工作人员告诉《后窗》,泄漏发生后,东港石化与船舶方统一口径称:事故原因为输油软管的法兰垫片老化,裂解碳九泄漏数量为6.97吨。


根据1978年修订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小型泄漏是指泄漏量在7吨原油(50桶)以下,中型泄漏表示泄漏量在7-700吨(50-5000桶)之间,如果泄漏量达到700吨(5000桶)以上,则称之为大型泄漏事故。


7吨是小型泄漏的认定标准阈值。


根据泉州市政府的通报,事发当天,东港石化公司即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要求对泄漏量严格保密、统一口径,以逃避刑事处罚。


由泉州市安监会同环保、海洋渔业、公安、港口管理等部门组成,并邀请监委、检察院等单位参加的事故联合调查组进驻后,东港石化公司法人代表黄某仁(“天眼查”显示其法人代表为“黄天仁”)再次召开会议,要求涉事人员严守6.97吨的底线。会后,东港石化副总经理雷某华与船长黄某杰恶意串通,要求对外统一宣称事故原因为法兰垫片老化、破损,泄漏量为6.97吨。


轮船方后来承认,自己并不清楚裂解碳九的具体泄漏数量,只知道停泵后,轮船上所装载的裂解碳九数量为1327吨。


泄漏发生几小时后,“天桐1号”所停泊的肖厝海域开始涨潮,流动的海水将碳九带到离码头海上距离不足一公里的肖厝村,凌晨3点多,渔排上的肖美如一家被呛醒,一个孙子直喊头疼,5岁的小孙子吐了两次。


由于裂解碳九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肖厝村渔民用于搭建渔排的泡沫网箱被严重腐蚀,有的渔排厨房木板已经栽到水里。


天亮后,肖美如看清了眼前的海域:海面上漂了一层黄褐色的油污。“有点像被泡过的泥土”,厚厚地黏在水面上,几乎凝滞不动。临近9点,肖美如在岸上见到了“干部、领导”,同时发现,自己家的渔排也慢慢沉了。


20181127_103714_002.jpg

▲ 11月9日,肖厝村渔民的一个渔排被腐蚀,房子倾斜没入水中。 ? 汪婷婷


包括肖美如在内的多位渔民证实,当天,没人阻止他们抢救自己的渔排,许多渔民赤着手就下海了。直到下午,才有“不知道哪个政府部门”征集附近居民帮助渔排养殖户清理油污,“带船来的500块一个人,没船的200块一个人,每人发一个口罩、一双胶鞋、一副橡胶手套。”这个说法得到了当地多位村民证实。


后经事故调查组认定,泉港区党委、政府没有按照应急预案分工组织实施,个别部门履职不到位,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不落实。


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泉州市市长王永礼称,经泉州市委研究,已责令临时主持泉港区委工作的区委副书记、区长颜朝晖向泉州市委、市政府作深刻检查,待进一步查清责任后再作处理;给予泉港区委常委陈相成免职处理,建议按法律规定免去其副区长的职务;责令泉港区给予区交通局局长朱辉阳、区安监局临时负责局务工作的主任科员刘建康停职检查处理,待进一步查清责任后再作处理。



▌限制轮船离港


泄漏事故的当天下午,泉州市泉港区农林水局即下发通知,暂缓对特定海域网箱养殖水产品起捕、销售、食用,第一时间严控污染区域水产品外流。


8日,湄洲湾港口管理局肖厝港务管理站又勒令东港石化公司停业整顿,海事部门已限制“天桐1号”离港配合调查,并派员赴宁波对天桐船舶公司进行调查。


郑明辉通过百度新闻的弹窗知道此消息后,从浙江赶到泉港,并聘请了某全国一流律所的律师。“天桐1号”船身刷成通亮的红色,船头用白漆刷着“天桐1舟山”字样。船头是3层的生活和操作控制区,其他部分布满油箱和油管,统一刷成了墨绿色。


油轮静静地在东港石化码头停靠了20多天,油管里还装着1327吨裂解碳九。13个船员吃住在船上,除了清晨到集市买菜,船员几乎不会在船外露面,以至于在20多天里,肖厝村几乎没人知道油轮上还有船员滞留。


11月14日,泉港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公告称,公安部门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刑事拘留3名东港石化公司人员、4名“天桐1号”水手。25日的新闻发布会则通报,公安机关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对东港石化公司黄某仁在内的6名企业人员和“天桐1号”油轮包括值班水手叶某彪在内的4名操作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已批捕黄某仁等7名直接责任人。


事故调查组认定,东港石化公司、“天桐1号”油轮公司无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没有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责任、直接责任单位。


通报还称,针对少数因接触刺激性气体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咽部不适症状的群众,泉港区医疗专家小组先后共接治69名,其中留院观察11名,10日以后未新增留院观察患者,12日以后未新增门诊患者,至16日,以上患者全部出院。


17日起,政府启动对特定海域水产品逐户清点计量评估,绝大部分已经完成,将聘请权威专业机构检测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后续处理方式,泉州市下拨渔民生产恢复应急扶持资金500万元,用于扶持周边海域渔民生产。目前,渔民捕捞生产活动逐步恢复,辖区水产品销售逐步回升。


截至发稿,“天桐1号”被刑事拘留的4名水手仍未回到船上,轮船仍然停泊在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