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观察-警报、“谣言”、救灾,地震之后的第一天-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警报、“谣言”、救灾,地震之后的第一天
南都观察 2017-08-14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地震波抵达约220公里外的龙门山镇,家在菜市场旁的岳孝颖正在看电视。这座小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一分钟内,来自菜市场的警报声响起,岳家客厅里看电视的人匆忙起身,跑到门外的院子里。院子里凑齐了十个人,除了户主之外,还有几个来自成都市区借住避暑的老年人。


汶川地震后,网上常有关于川人乐观的调侃,岳孝颖自己也承认,“要是余震很快就过去的话,不会往外跑,稳(意指机警的站或坐的状态)一下,没事的话就没事了。”她把汶川地震之后所有发生在身边的地震都称为“余震”。


“但要是警报响了的话,还是要跑出去。”她接着说,“警报就响了差不多一分钟,后来也没有别的通知。过了一会儿,我儿子就打电话过来,说是九寨沟地震了。我们院子里几个人又摆了会儿龙门阵(聊天),才回去睡觉的。”


2008年地震的时候,也是她一个人在家,地震吓得她赶紧往外跑,“一路把我从走廊筛到院子里,缓了好久才爬起来。”那年,有村民因为防灾意识不足,不知如何避险,逃命的途中被倒下的围墙或院落大门砸到,或伤或亡。


但警报只限于平日里人口聚集的市场,再远1千米,是地震后新建的小区,岳孝颖的孙女正在四楼的卧室里准备休息,“我在小区里没有听到(警报)。”她说。再远大约300米,岳家的小女儿也说,“没得警报。”



▌“地震照片像是台湾那边的”


中国地震台网的官方微博先是在21:22发信息称“马上发布”,随后在21:38发布了正式测定“08月0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还采用了机器编稿,称用时25秒,第一时间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一文。


四川地震局的官方微博则在21:24发信息“马上哈,大家感觉很强烈,马上发布”,随后在21:24发布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的快讯,“6.5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震区照片、视频和谣言一同涌入网络。在岳家的家庭微信群里,21:54,第一个和地震有关的视频拍摄于一景区的门口,夜色中灯光把人群照得很清楚,6秒钟的视频里,人群不断从仿古牌坊下的闸口涌出,有个男性的声音在用普通话喊,“小心一点,小心一点。”


21:58,又一段10秒的视频,从夜行的汽车里拍摄的,车灯前面是单车道,路上尽是大大小小的碎石,但仍能允许车辆通过。车往前开,一个四川话女声说,“这就是九寨沟沟口现在的样子,路上全部都是石头儿哈。”


20170814_102634_000.jpg

“九寨沟沟口”视频截图。


断断续续又有真真假假的照片、视频转往群里。


22:07,10秒的视频,几栋居民楼下,灯光昏暗,人群密密麻麻,一个四川话男声慢吞吞地说,“嚯,这个地震***好吓人哦,你看这些人衣服裤儿都不穿,裹床棉絮都往外头跑哦。”


22:10,一张楼房倾斜的照片。能模糊看到图片右侧的公交站牌上写着“新化7-22”。群里有人回应,“房子快倒了。”6分钟后,发图片的人又追加了一段语音,“这张房子快倒的照片,不是九寨沟的,转拐(意指错误)了,不知道是谁乱发出来的。像是台湾那边的。”


22:19,四川共青团发微博称“辟谣,此为台湾高雄地震图片,不是九寨沟。请大家,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22:41,新华社新华视点发了类似辟谣微博。


20170814_102634_001.jpg

@四川共青团 发布的辟谣信息。 ? 四川共青团


也有“辟错谣”的情况。地震后,网络上出现一组九寨天堂洲际酒店大堂的照片,称大堂垮塌。后来包括四川在线在内的媒体根据微博所谓“辟谣”到现场求证,说“酒店大堂有很多建筑瓦砾,未垮塌”。最终却是,记者的信息核实并不完善,大堂确实未垮塌,但也并非如记者所言“该处为一附近在建酒店”。


凤凰特约评论员朱达志认为,“在重大灾难中出现信息偏差甚至谣传,再正常不过。关键是何为谣言、何为真实信息,不能凭我们的主观好恶去作判;而信息的真伪如果不能及时求证,也可以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沉淀和更新得到甄别。在这个方面,急匆匆地轻易‘辟谣’,并不是一种天然的政治正确态度。”


灾难事件中常常伴随误传和“谣言”,如果追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甄别信息源,刻意模糊信息的谣言会被打破,信息不全的消息也能得以补充。越是重大的事件,越应该保持信息通道的通畅,让信息频密交互,权威信息也能快速抵达。如果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对网络通信采取限制等临时措施,缺少了网络带来的快速的人际传播,谣言可能反而更加凶猛。



▌应急响应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很快发布《灾害评估专报》,包括震区基本情况、可能的伤亡人数和房屋损坏程度等。


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Ⅰ级应急响应,派出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组赴四川协助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卫生计生部门也迅速启动卫生应急响应,组织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积极收治地震伤员。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迅速启动交通运输Ⅰ级应急响应,安排沿线交通部门组织力量开展抢通保通,最大限度保障通行……


20170814_102634_002.jpg

武警官兵正在疏散游客。 ? 新华网


据四川省政府新闻办9日一早的消息,初步统计,九寨沟县漳扎镇共滞留游客3.5万余人,当地正疏散滞留游客。旅行团游客和自驾游游客正陆续转移疏散,其余游客则通过统一安排的车辆转移疏散。预计将于9日18点前疏散转移完毕。


共青团四川省委还发出倡议:理性救援,不要盲目前往灾区。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伙伴要专业、理性、有序参与“8·8”九寨沟救灾工作,在未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前,暂时不要盲目前往灾区,留出救援通道。


地震当晚,壹基金即联合救灾川北网络抵达九寨沟,第一时间对接当地政府了解最新灾情信息,安排救灾物资备用仓库,并落实首个救灾仓库。随后盘点成都、西安、威宁三个招商物流备灾仓库物资,预备连夜起运运往灾区。  


在九寨沟的北边,甘肃公益救灾联盟天水备灾仓库物资,“天水公益者联盟”协调机构快速招募志愿者,装运物资,包括折叠床300张,救灾帐篷50顶,于9日凌晨3:00起运赶赴灾区,已于当日16:00到达灾区。


20170814_102634_003.jpg

甘肃公益救灾联盟整理救灾物资。 ? 甘肃伊山伊水


在甘肃,这样的备灾仓库共有天水、兰州、陇南成县三处。物资也被运往别处,“因为陇南暴洪泥石流灾害,陇南仓库基本被清空。”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总干事、甘肃公益救灾联盟协调人虎孝君说,“民间机构参与救灾,一是应当具备与政府协作的能力,二是要具备一定的现场经验,三是要具备民间小组工作的手法。具备这几点,可以很好的实现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补充作用。” 


民间组织一直都是救灾的重要补充力量,相比汶川地震时候呈现出的“万分热情”和“经验不足”,逐渐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正在提供更专业的救助。


6月24日,四川茂县发生泥石流,团省委授权几家机构在茂县建立社会组织协调中心,将社会组织集中安排在外围区域,而不是在交通拥挤的灾区核心区域。彼时,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会对想要奔赴灾区救援的队伍进行能力评估,将他们认为有能力参与救援的队伍和人介绍到指挥中心报道,再通过该指挥中心和政府的行动指挥中心联络,帮助他们在灾区能够各司其职,发挥特长。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南曾在一次分享会上说,“就地震灾害来说,在(救灾)队伍的选择上有两个原则:能力原则,即是否达到响应这次灾害的能力要求;属地原则,即能够在有效时间内及时赶到现场。最早到达的团队,或者是属地的团队,要建立一个到达及疏离中心,要先于营地建立,责任是统计和接收从外地赶来的队伍,把队伍接到一起,同时先到的队伍要开始着手营地的建立,选择好营地,沟通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那一次,一线的队伍人数达到饱和之后,四川省团省委下达指令,建议参与救援的志愿者,若无专业技能就尽快疏散远离灾区。协调中心负责将此信息层层传递,快速贯彻到社会组织中去,在24小时之内,参与救援的80多个社会组织就已经被疏散了3/4。


郝南最近一次在接受《公益时报》的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根据登记表信息显示,已经抵达前方的救援队伍数量有20支,报备和备勤的队伍数字为70支左右,正在前往灾区的民间救援队伍约为50支左右。”


20170814_102634_004.jpg

联合国要完成人道主义响应的时候,会涉及到数量庞大的工作人员和复杂的关系网络。他们会根据4W表格(即要求组织填写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团队(我)有什么能力,做了什么行动),在最后表单进行汇集,做成信息可视化图表,让所有人都能知道就在现场的进展如何,有哪些队伍采取过哪些行动,进一步分析出来哪些地方是受灾更为严重的。图为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参与尼泊尔救灾的数据图。 ? O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