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南都十年的“秘诀”:如何投资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南都十年的“秘诀”:如何投资公益行业基础设施?
赖佐夫 2017-05-23

原标题:中国慈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与挑战

 

编者按:调查表明,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将超过60%的资金投向公益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这让国际同行大吃一惊——这家中国基金会显然处在国际领先的行列。南都如何做基础设施投资?南都投资的成果如何?又面临哪些挑战?


本文是应全球资助者支持计划(Worldwide Initiatives for Grantmakers Support, WINGS)之邀,就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在中国慈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做的经验与反思。原文刊发于该机构4月电子通讯,详见“阅读原文” 。

 

我们期待更多的资源方能一起关注、关心,并投入到中国慈善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支持中来。

 

 

南都基金会是谁

 

南都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5月,基金会的使命是“支持民间公益”,愿景是“社会公平正义,人人怀有希望”。成立之时,中国的基金会基本都是运作型,更没有一家专注为草根NGO提供支持的资助型基金会。基金会的两位发起人分别为周庆治和徐永光,前者是上海南都集团的董事长,他为人低调,作为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理想主义者群体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他们看来公益慈善是实现推动中国向良好社会转型的途径;后者则是中国希望工程的创始人,30多年来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创新。两位创始人的独特经历和远见卓识,为南都基金会注入了“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独特基因。

 

十年来,作为民间公益的支持者,我们在中国实践并倡导了资助基金会的理念,将资源向草根组织倾斜;作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我们通过资金支持、联合发起、网络搭建等方式,支持了行业10多家重要的网络、平台、行业专业支持性组织,如基金会中心网、恩派、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现改名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公益筹款人联盟、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中国好公益平台等;作为理念与实践引领者,针对草根NGO领袖和领先机构,我们率先进行了人才与机构非限定性支持,在行业中起到了示范效应;作为法律政策的倡导者,我们支持法律政策研究和倡导,召集同业参与为中国《慈善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建言建策,积极营造有助于慈善发展的外部环境。

 

经验与所得

 

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我们发现:


(1)慈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耐心的工作。“罗马非一日建成”,慈善基础设施作为行业发展的公共品,需要进行长期的投入和建设,需要有责任和耐心的慈善资本。在我们支持的重要网络平台中,如基金会中心网、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等,从他们成立之日我们就一直支持至今。


(2)慈善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可以让慈善资本发挥杠杆作用。例如南都发起的“银杏计划”,专注对草根慈善NGO领袖和社会创业家的支持,连续三年为他们提供每年10万元人民币的支持,受资助人可以自由支配,既能用于个人生活、学习,也可以投入到慈善行动,从而让他们不为生活所困,安心自己的社会事业。通过对个人到机构,再扩展到中国的慈善事业,产生了涟漪效应,发生了指数增长。


(3)慈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开放合作的心态,联合各种力量。慈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累计投入资金体量大,这就意味一家或几家基金会是无法承受的。以南都为例,年平均预算只有3000万左右人民币,2015年我们的公益支出在全国基金会排名中仅仅位列137位。[1]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联合各种力量共同合作参与。例如作为基金会中心网的主要发起人和资助方,我们联合了其他30多家基金会一起参与发起。


(4)资金资助固然重要,但仅有资金是完全不够的。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我们资金有限,成立10年来,我们累计项目资助资金达2.46亿元人民币,共支持了451家机构/个人的783个项目,平均单个项目的资助金额不高。但作为一个坚定而享有声誉的行业建设者,十年的耕耘让我们积累了经验与重大影响力。我们通过参与治理,提供智力支持、经验分享、资源对接等非资金资源,让资助资金作用最大化。

 

面临的挑战

 

首先,中国现代慈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尽管说历史上中国人不缺乏互助慈善的传统[2],但新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慈善公共品是由政府来提供。[3]真正意义的民间慈善,直到2004年,尤其是在被誉为“公民社会元年”的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才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因此,中国民间慈善,尤其是以现代私人基金会为主体的组织化慈善时间并不超过20年,与之匹配的慈善基础设施非常缺乏,诸如行业信息媒体、数据库平台、行业中介机构等都一片空白,一切都基本是从头开始。

 

其次,对基础设施支持的意识有待提升。慈善基础设施具有公共性,但需要长期投入,累积资金数量不小,相对其他项目,其资助的社会成效短期难以呈现,需要有耐心的慈善资本进行投入。而对于项目资助结果的短期显现是大多数资助方的诉求,因此,资助方对基础设施或支持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升。

 

最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慈善资本不足。这一问题即使在美国,也同样存在。[4]在中国,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中国慈善的总体规模小。根据民政部的数据,2016年全国包含各类法律主体的社会组织在全国GDP的占比仅为4.3‰。尽管截止2016年底,中国的基金会数量发展到了5555家,但其中资助型基金会的数量不到1%。[5] 大量的基金会都在自己运作项目或仅仅愿意对具体项目进行支持。

 

如何能有效、智慧地发挥资助资金作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有助于慈善科学有效发展、推动社会问题有效解决的基础设施,需要有学习、开放、合作的心态,既要坚持本土探索,同时需要学习国际经验。中国民间的现代慈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各类慈善理念和实践,从扶危济困、现代科学慈善,到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都已经出现。我们相信作为人口占世界20%的一个大国,慈善建设的探索一定能为世界慈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 来源:基金会中心网,具体见:http://data.foundationcenter.org.cn/content_52.html 。

[2] 朱渔友,《中国慈善事业的精神》,哥伦比亚大学,1911年。

[3] 关于中国第三部门历史和演进的更多信息,请参阅秦晖教授《以志愿求公益:中国第三部门的成长历程》刊发于《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2017春季刊)增刊《东亚社会创新与社会转型》,https://ssir.org/articles/entry/understanding_chinas_third_sector 。

[4] Suzanne Perry, 《20余家组织呼吁基金会加大对非营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载《慈善纪事年鉴报》2016年5月,具体见:https://philanthropy.com/article/Nearly-2-Dozen-Groups-Urge/236498 。

[5] 徐永光,《中国社会组织GDP》,参阅:http://www.naradafoundation.org/content/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