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企业
Q:公益机构和社会企业相比,存在哪些不如企业形式的基因?
徐永光:商业只有一条路,行就生存,不行就倒闭,可是公益机构可以好死不死地苟延残喘,你会发现确实有一些公益机构做不大也做不好,但是还占用资源。所以要做成社会企业,就是要让自己只有两条路,要么死,要么活,没有第三条路——不死不活,其实就是不要给自己留后路,那样会把整个行业的门槛和水平拉低了,甚至这种宽松的环境给了很多人可乘之机,有一些机构定位不清楚,项目做不好,但是两头吃,总能搞到一些钱。
Q:现在中国发展社会企业,到了成熟的时机了吗?
徐永光:公益和社会的目标使命是非常清楚的。一个社会有三个部门组成,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现在很多社会问题其实是企业制造的,环境问题、劳工问题等,在理论上叫做市场失灵;在某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一起在制造社会问题,那叫政府失灵。这种情况下,NGO出现,是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失灵。但是中国的NGO,第一很弱小,第二能力也不够,第三我觉得观念也有一些问题,或者说效率并不高,是不是也存在着叫志愿失灵或者非营利部门失灵的问题?
总而言之,就是说有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恰恰需要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这样的组织和非营利机构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大的不同,公益组织实际上需要消耗资源,但是社会企业它不是消耗资源的,它一边解决社会问题,同时还在创造社会财富。
原来一提到商业和公益,真是泾渭分明,可是现在越来越可以共融,公益需要商业的思维,需要商业的竞争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公益人意识到公益要发展,需要市场化、专业化、商业化。
Q:南都现在对于初创期的社会企业有哪些针对性的支持计划?为什么要这么做?
徐永光:南都现在对公益行业一批刚刚起来的服务性机构或支持性机构,有配比资金支持计划,比如NGO要选择社会企业的服务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些经费困难,而社会企业要起步运转,也要按照市场来收费,那怎么办,比如这类服务是3000元,那么NGO拿出1500,我们拿1500,其实这是同时支持了两类组织的发展。
另外还有一个支持计划,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在2015年社会投资平台上继续设立无息贷款项目,采用公益创投的理念,通过提供资金、智力等深度支持,帮助那些能够带动行业发展的社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扩大规模、提升影响力,从而带动社会问题系统和规模化的解决。该项目将为社会企业提供为期三年、总额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无息贷款。
我们这么做,是因为社会企业,尤其是服务于公益行业的社会企业,对整个行业的推动和能力提升是十分重要的,排在优先位置,社会企业善于发现商机,市场意识比较精准,而且这意味着市场细分,市场细分促进效能提升,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服务机构去做,通过这种分工进而会刺激公益行业的效能提升、发展和市场化形成。
谈社区基金会
Q:大量的社会企业发展,最终会达到什么效果?比如美国的慈善行业是什么形态?
徐永光:美国的10万多家基金会,90%的基金会没有专职人员,很多都是托管或者服务外包。比如南都基金会的财务已经外包给一个社会企业,资金使用上节约了一半,效率和透明度却大大提升。比如我曾在2009年去拜访硅谷社区基金会,当时基金会自己有1个亿,另外十几亿来自于200多家社区基金会,他们委托硅谷基金会帮助他们管理自己的钱,来做投资、项目等等,他们收管理经费1.5%,所以他们养的住一个七八十人的团队,其实就像一个慈善资产管理集团,需要什么服务我就提供什么服务。现在我们国家一些家族基金会,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Q:最近有一个新闻,7月份,南京市宣布将在2015年年底,各区将至少建成一个社区型基金会,实现以协商民主为基础的“行政资本+社会资本”的治理共同体,全市建成不少于400家社区型基金。你怎么看?
徐永光:这个不得不说是一个社区基金会的大跃进式增长,有点快,但是也反映出社区基金会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我来更多地说说美国社区基金会怎么做的吧。
美国有两个大型的公募机构,一个是由全国700多家小型机构集合在一起做的社区基金会,另一个就是UnitedWay联合之路,我就很好奇这样两家会不会打架,他们跟我说不打架,分工很清楚,募款对象非常明确,配合得很好。
联合之路走的是企业劝募路线。每年一两个月内的劝募期内,会把当地的公司地摊式的一网打尽,其他时间联合之路会在内部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产生的原因呢,就是当地小型的社区机构去公司募捐,每年一个企业要接待好几拨,他们就说你们能不能派一个代表来,后来就有个这个联合劝募的代表出现。这个代表也是通过民主投票出现的,现在就有很多年轻人愿意通过竞选来争当联合之路的主席,为什么?因为他们当上主席后就有机会和企业的老总直接对话,他们是平等的。
社区基金会是帮富人做慈善。比如说,纽约社区信托现在有2000多个遗产捐赠,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委托人,她是一名舞蹈家,她的信托受益对象就是舞蹈演员的大腿。再比如夏威夷社区基金会,他们说现在掌管5个多亿,其中一部分是遗产捐赠,另一部分是公司或个人在这里建立的专项基金,本钱不动,用增值来做公益项目,另外他们还在托管12家家族基金会。
所以将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各个领域都要细分,财务的、法律的、人力资源的,甚至筹款的等等,公益机构才能更专注的去做好他该做的事情;社区基金会也要发展,但是是要和草根公益机构联合在一起,走联合劝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