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仅民办卫生机构的增加值至少为699亿元,而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社会组织的总增加值仅为525.6亿元。”
7月29日,在南都基金会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的“第三部门GDP统计研究”报告公布了上述结果。该研究估算得出,2013年全国社会组织的GDP贡献约4068亿元,为官方数据的7倍左右。报告称,官方数据与实际不符,不能够反映社会组织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狭义的社会组织指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三类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简称“民非”)。其中民非包括了上述民办卫生机构和民办教育机构,这两部分约占社会组织总数的三分之一。
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0.6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82.3万人,形成固定资产1560.6亿元,社会组织增加值为638.6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21%。这意味着,2014年全国社会组织的经济份额比2007年还低34%。
最令业内人士费解的就是“社会组织增加值”这个数据。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一直公开表示质疑,据他观察,近几年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但民政部公布的社会组织增加值只占GDP的千分之一且逐年缩水。他认为数据存在问题,“属于冤案,应该平反”。
数字为何离谱?
在业内人士及学者看来,官方公布数据存在许多不合理处。
例如,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社会组织增加值为571.1亿元,机构数量为54.7万家,也就是说,每家社会组织创造的增加值只有10万元;而按照社会组织吸纳各类人员就业636万人来计算,社会组织每年人均创造的社会价值只有8000多元,仅及2013年全国第三产业人均创造社会价值的1/10。
据财新记者了解,由于“增加值”不是统计中的原始数据,一般是依照现有GDP统计数据再根据特定算法得出,但民政部如何测算社会组织增加值尚未公开。
据专家介绍,GDP统计有三种方法:一是生产法。简单来说,即用收入减去支出,测算企业新增价值。我国GDP统计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对三次产业增加值进行统计。另外两种分别是支出法和收入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认为,民政部公布的数字过低,可能是因为运用了生产法的统计方法。她表示,该方法对一般企业比较适用,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重复计算,但并不适用于社会组织。“像基金会是用的钱越多贡献越大,但如果按生产法统计,就意味着花的钱越少,最后增加值越多。”
目前,在该统计上较为权威的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他曾于2000年对美国等36个国家的社会组织进行统计,结果称社会组织总支出占这些国家GDP的5.4%。杨团介绍,萨拉蒙教授用的是支出法,有复杂的计算项目和方法,她认为运用支出法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组织对社会的贡献值。而此次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发布的报告就采用的是成本法计算。
此外,统计制度的缺失也对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徐永光认为,数据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政社不分,社会组织的GDP被纳入政府的主管部门。“因为过去没有这样一套系统,很多社团的统计都直接归口到政府系统,更何况很多基金会本来就是事业单位。”他表示,应当建立独立的社会组织的统计标准和归口统计的安排。2014年,信息日报的记者曾从南昌市统计局了解到,目前该市并没有针对社会组织GDP的相关统计制度。
价值何在?
尽管统计方法目前仍无定论,但学界业界普遍认为,目前社会组织的社会贡献被低估,亟需科学计算,让公众重视社会组织的价值。
此次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是学界第一次对社会组织的社会贡献进行量化研究。与会人员多肯定了该研究的开创性价值。
“这样的统计可以让社会重新认识社会组织。”杨团将它与当年萨拉蒙的研究相比,“萨拉蒙的统计很有意义,因为世界长期忽视了这一部分,他的研究让社会组织的贡献进入了统计概念。”
长期以来,公益界和学术界对该数据并不敏感,徐永光对此表示遗憾。“我在这一行做了快28年,结果现在社会组织的GDP贡献率一年比一年缩水。我感觉到汗颜、甚至屈辱。”
最近几年,徐永光在多种场合公开质疑这一数据,但没有引起各界的重视,直到今年上半年一个公益论坛上,徐永光的追问终于引起了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徐家良教授的注意,并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
徐永光认为,互联网时代给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他希望这个行业得到应得的关注和尊重。
作者:周淇隽 见习记者:盛梦露
点击链接可阅读“公益经济从找回丢失的GDP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