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于杭州举行
2015年01月24日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于杭州举行。周庆治、徐永光、程玉、何伟、王海光、康晓光、林旦、刘忠祥、黄传会、陈博、杨懿梅共11位理事出席;赵亦斓理事因故未能出席,委托周庆治名誉会长行使表决权。陆建桥、何进、朱卫国监事出席。刘洲鸿理事辞去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一职。徐永光理事长主持了会议,新公民计划发展中心总干事蔺兆星、景行伙伴恭明中心主任曲栋、爱有戏创始人刘飞及南都秘书处所有员工列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刘洲鸿辞去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的报告》 、 《关于2014年工作与2015年计划的报告》 、 《2015年度预算及说明》 、《2014年投资管理情况及2015年投资计划报告》。
汇报形式改变,备受理事认可
会议听取了秘书处各项目的工作报告。这一次秘书处在口头汇报形式上有所改变,不再像以前一样重复工作报告的内容,而是根据14年工作中的所思、所得、所惑三方面的内容来分别汇报,并增加了讨论交流的时间。理事会表示这种形式的汇报有利于理事会了解秘书处过去一年工作的重点、难点、亮点,有利于理事会有的放矢地为秘书处提出指引和建议。秘书处的同事们也感觉到这种汇报形式有利于促进大家梳理项目的经验教训和思考下一步发展思路,同时和理事监事们的互动讨论更加充分,有利于领会理事会的决策思路和精神。
放飞银杏,加强景行,探索社会投资
在银杏计划走向自组织的专题汇报后,理事会深入探讨了银杏计划自组织建设的发展计划,决定联合敦和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银杏基金会。银杏基金会将秉承“银杏伙伴成长计划”的优秀DNA,培养优秀的青年公益领导人,打造一个有活力、可协作、多元共治、有开放、有辐射力的网络。理事会决定成立由南都基金会、敦和基金会、银杏伙伴组成的银杏基金会筹委会,负责银杏基金会的具体筹备事宜。
银杏计划放飞后,南都基金会将着力发展景行计划并开展在社会投资领域的探索。
景行计划的汇报对历年的资助进行了梳理和反思,指出景行计划在操作中面临的困难源于项目的聚焦不够。景行计划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同时资助引领性机构和支持性机构,而这两类机构具有不同的生长逻辑和发展需求,所需要的帮助是不同的。秘书处建议景行计划聚焦在对引领性机构的支持,把对支持性机构的支持转入南都其他的项目板块。理事会经过讨论,决定采纳秘书处的建议。理事会建议景行计划聚焦组织发展和组织变革进行经验积累,建议秘书处进一步深入了解机构的需求,针对需求提供支持,并通过搭建资源平台为景行伙伴提供非资金支持。景行伙伴恭明中心主任曲栋和爱有戏创始人刘飞也分别介绍了自身机构的发展,表示景行计划给了他们很多的帮助,在机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救灾项目围绕“正面灾害观”进行了救灾新策略的研发和试点资助,并快速回应了云南鲁甸和景谷地震,得到了理事会的认可。理事会同意2015年救灾工作以“支持救灾学习网络”和“正面灾害观研究”为核心的资助方向,在未来的工作中持续支持和培养一批认可“正面灾害观”理念并有意愿长期在灾害领域工作的人才,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丰富正面灾害观,并推动社会关注。
通过梳理2014年宏观项目的工作,秘书处进一步明确了宏观项目在南都基金会整体工作中的定位,提出2015年的宏观项目将继续以推动公益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为目标,从引导资源向民间公益组织倾斜、提升民间组织能力、加强公益理念传播和积极回应行业新事物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鉴于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的发展及其在推动公益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战略性作用,理事会批准秘书处的建议,从2015年开始把支持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方面的工作从宏观项目中剥离出来,探索南都基金会在社会投资领域的定位,积极研发社会投资项目,将其打造成继银杏和景行之后的第三个战略性资助项目。
关注对公众传播,改善公益环境
在传播方面,理事们表示通过面向公众的传播改善公益环境也很重要,在今后的传播上秘书处不仅要延续一贯的公益行业内部的传播,还要加强对各项目的深度了解,挖掘更多适合大众媒体阅读的素材。对于南都基金会在公众传播方面的定位以及如何开展对公众的传播,理事会建议秘书处在2015年开展专项的研究,厘清思路,提出方案。
最后,会议还听取了新公民计划的工作汇报,从项目产出、效果、影响方面介绍了新公民计划在教师支持、社工项目、社区项目和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支持四个方面的进展。理事会认为新公民计划是南都放飞的第一个项目,现在越做越好,在行业内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南都基金会也会考虑帮助新公民计划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机制,让其自行发展得更好。
会议文件:
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2015年度预算及说明(草)-20150122.pdf
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计划-2015012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