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德国考察】一家企业基金会的自我修养-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德国考察】一家企业基金会的自我修养
2014-11-18

1.png

银杏伙伴们在宝马基金会的阳台上合影,身后一河之隔是德国的议会大楼和瑞士大使馆。


这次银杏伙伴德国探访活动的落地接待方是德国的宝马基金会(BMW Foundation Herbert Quandt)。伙伴们的考察报告中无一例外地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表达了对于这家基金会严谨工作作风的钦佩和喜爱之情。

在德国的第一天,宝马基金会安排了执行总裁Markus Hipp和矿山、化工能源工会的理事Hilmar Hoehn给大家介绍德国的社会组织和工会情况。而接下来的好几天里,宝马基金会的办公室或会议室,也成为了好几家NGO与银杏伙伴见面的场所。

这一家由企业建立,但一直保持独立运作,关注德国社会个方面发展的资助型基金会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但这篇不讲这个)


关于宝马基金会

1970年,德国宝马汽车公司为表达对其老板赫伯特·科万特商业成就的敬意,出资建立了这家企业基金会。现在这也是德国基金会协会推荐的十大非营利企业基金会之一。

虽然这是一家企业基金会,但运作非常独立,关心德国社会和政治,致力于培养NGO组织和社会领袖。宝马基金会主要资助:1.专业志愿者;2.专业性或投资性资助;3.社会企业家。

考察第一天上午,宝马基金会的执行总裁Markus Hipp就亲自来向我们介绍德国的社会组织发展概况啦~


2.png

(标题党到此结束,接下来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呢!周末下班有点堵,一起了解一下改善心情吧^&^)

高福利与社会保障体系

德国是个高福利国家,这种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建立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拥有完善的健康保障、失业保障和儿童福利等社会福利系统,普通民众不会因生活而发愁。政府承担了社会福利保障,也在公共设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欧洲尤其是北欧及德国,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是社会保持相对公平的重要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制度背后是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政府通过高税收杠杆实现高福利的社会政策,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德国人在住房、医疗、教育、基础设施、消防等方面有很好的保障。


举两个栗子

1.德国社会保险制度,起源于12世纪矿业工人为应对风险而自发的一种互助行为,即矿工通过向行会缴纳会费,形成固定的互助基金,用于支付矿工及家属的医疗费用和丧葬费。俾斯麦时期的德国政府一方面打压由工人运动促发的社会民主党,一方面为了执政的稳定考虑,施予政府、企业和工人共同参与的“胡萝卜”社会保险政策。

2.相较靠房地产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国以及背负高房价的中国人,德国人大多都可享有基本的住房。德国年轻人77%会选择租房子居住,58%的民众甚至会一辈子租房,购买房子也并不困难,这主要归因于完善的租房制度中对房客一方有一边倒的法律保护。


社会组织、民众和政府

据Hipp介绍,德国NGO的角色不是监督政府,而是作为一个桥梁,去善意地告诉政府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

社会力量在尝试用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时候,先从小区域试验,成功之后再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在德国,只要一个人有组织起来的信念,拉足7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自治组织。政府鼓励民众的自我组织,能在基层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基本就在基层解决了,政府通过税收、财政等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

早在1900年时德国就已经有2.5万家基金会,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很大冲击。二战后,政府鼓励和支持教会、协会、工会等各类组织进入社区,并花了30年打基础。如今,德国自下而上的稳定结构是:个人-社区-市-联邦-国家-欧盟

到了1990年,德国总共有5000家基金会。与19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出生率下降而引发的民间自发慈善需求不同,如今市民的慈善意识和观念很大一部分是教育的结果,从幼儿园的教育就给孩子灌输慈善的观念。

到2011年,德国约有58万家NGO。现在德国的社会经济结基本是由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三大支柱。在一个800人的小镇,有30多家民间NGO组织,有多家工厂,有政府的公共服务机构。

总体来讲原西德地区的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要比原东德地区好,数量上和服务类型上都较多。

东西德的差别在哪?(还是举栗子)

Hipp先生举了这样一个栗子:

比如家长发现小孩读书的幼儿园的栏杆有点锈了,在他的老家,德国南部的一个小镇(原西德区域),家长很自然地就组织起来,趁周末的时间一边办派对,一边就自发地刷好了。

而他现在居住的原东柏林某区的居民,思路上却是去先要告诉幼儿园,幼儿园又反应给区教育局,区教育局又反应给区长,最终批一笔款下来,可以翻新护栏了,但可能是一年以后的事了。(后面这段总觉得很眼熟)


关于工会

欧洲工人经常罢工玩,好像是我们常听说的事儿,但是前来给银杏介绍德国工会概况的矿山/化学/能源工会理事Hilmar Hoehn告诉大家,德国的工人已经有20多年没有罢工了。最近的一次是1984年的一次50万人罢工。

根据德国的法律规定,罢工期间,工会要支付工人70%工资,雇主也可从雇主联合会拿到利润损失的70%作为补偿。但那次罢工,工会付出了10亿马克,雇主联合会付出了30亿马克,代价不菲。因此劳资双方都会尽可能谋求妥协,避免罢工

而工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改善工人的劳动待遇,帮助工人拿到好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协调薪资,争取立法等。

德国工会是德国所有单一性工会组织的联合总会,在联邦德国境内一共有8家会员工会,覆盖所有行业和经济领域。包括建筑-农业环境工会、矿山/化学/能源工会、教育和科学工会、五金工会、食品和餐饮业工会、警察工会、公共交通工会、服务业工会。

因为有劳资共决制、行业工资标准的制定、工会与企业的先期谈判等缓冲措施,大大降低了工人罢工的机率,工人在面临冲突时,第一手段不是大规模罢工行为。

当然工会章程对罢工还有别的严格规定,即要求在至少75%以上的会员赞同的情况下方能罢工。经过谈判、调解,如果有25%的会员接受调解结果时,工会需停止罢工。

所以,当工会真的有用时,罢工实在是最坏的一着棋了。


工会都能争取什么?(最后一个栗子)

在宝马的工厂,有很多细节都考虑到了工人的权益,比如在地板上铺地毯来减少长期站立工作工人的膝盖受损,改善夜间灯光的颜色来缓减对工人眼睛的刺激,所有超过2公斤的重物都借助机器来运输,为了避免单个工种的枯燥,工人是要在流水线的工位要定期调岗……

这一切,正是因为有了工会和企业可以博弈的社会基础,才得以成为”顺理成章“的存在。

而工会通常还会争取工人薪资、休假等权利。如Hilmar Hoehn所在的行业中,其工人每年有30天带薪假期,有法定的社会保险。每周工作时间是37.5小时(汽车业工人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加班有支付加班费。在德国,工会鼓励员工要有足够的业余时间来参与公共活动和社会服务。

以上内容,来源于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银杏伙伴德国考察报告,主要选自白亚丽和韩红梅撰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