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银杏故事】林炉生:公益与炼心-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银杏故事】林炉生:公益与炼心
2014-05-16

【导读】本文是2011届银杏伙伴林炉生对于多年从事公益的思考,他提到了「内心欢喜」、「知行合一」和「有定力取舍并善用资源」。如他所说,「我们毋宁求大求多,但求言行所带来的,都是真改变。」

总结过去多年来从事公益的几点心得体悟,分享给公益伙伴们,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内心欢喜

内心欢喜,这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准则。如果做公益不能让我感到内心欢喜,这件事就不值得去做。而让内心欢喜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净化自心,清除心中的负面情绪。就像一盏灯,拭去附于其上的各种污垢杂质之后,灯光自然会变得更加明亮且富于穿透力。

回想过去十余年来的公益道路,期间不知遇到过多少困难,最后总能摆脱困难并继续前行,我想,最为重要的支持力量就是内心的欢喜。特别是在08年阅读《甘地自传》并开始了内在探索之后,我日益感受到内心的喜悦,也日渐体会“公益”的丰富内涵。

公益,也就是通称的公众利益,包含着多个层面的内涵,物质丰富、身体健康自然是其中之一,但帮助他人获得内心的快乐与安详,也是公益服务的重要内涵,而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特别是在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社会里。

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人内在的快乐与安详很匮乏,他怎么可能为别人带来快乐?然而,现实中,我们看到公益伙伴们常常处于高度焦虑和紧张之中,或是为愤怒、生气等其他负面情绪所困扰。关于这一点,我自己就很有感触。早在06年刚创办北京农民之子时,在面对着内外部的工作压力时,自己很容易紧张焦虑,或是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爆发,不仅自己身心俱疲,而且给身边的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可想而知,这种状态下,工作能有什么成果?同时,自己的身体健康也遭遇了严重的问题。那一段时间,所有的事情好像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直到自己学习中医、转入内在探索和尝试自我改变之后,事情才逐渐好转。

内心欢喜对于做公益是如此重要(对每个人都重要),然而,它又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某些负面情绪而深有感触,如生气、愤怒、焦虑、恐惧、恶意、自我中心等等,而要从根本上从这些负面情绪中脱离又是如此困难,这些情绪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然而,只要我们想要做公益,想把公益做好,就一定要有信心和决心改变自己、净化自心,否则,我们怎么可能自己过的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呢?

内心的快乐是至高的利益,我觉得这甚至是做公益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看到,当与甘地、耶稣、佛陀这些圣洁的人在一起,连昆虫动物都感到宁静安详,这种情况下,公益已经不再局限于人类,而是扩展到一切众生了。我们做不到像这些圣洁的人一样,但至少需要不断地开发和建立内心欢喜的特质。

一旦确立了这样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就要落实到行动上。在行动上有很多方法,比如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做太多的事情并让心有休息的空间,亲近自然沐浴阳光,陪伴父母孩子,参加独处宁静的禅修课程等等。具体的方法是多样的,深入程度也是不同的,这些因人而异,共同之处都是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观念并付诸行动。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在中国文化与哲学思想中极为重要,不仅如此,它在民间社会和老百姓的观念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古训“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这个道理。在过去,哪怕是一位没有上过学念过书的农夫,也普遍懂得应当规范自己言行并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道理,过去重要,现在也一样重要。比方讲,一位父亲喜好抽烟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抽烟,一位母亲热衷看电视却希望孩子少看电视,这些都是行不通的。

对于社会大众而言,知行合一很重要,而对于我们做社会公益的人,这一点尤为重要。当人们与这些公益人士在一起时,不仅看他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改变了多少政策或制度,自然的也会看他的一言一行。如果人们看到公益人士的言行与其所倡导的理念使命很不一致时,内心就会感到困惑和疑问,建立不起信心。假使一个做公益的人很随便就在言行中伤害身边的人,一个倡导环保鼓励垃圾分类的人自己却不做垃圾分类,别人会怎么想呢?然而,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却普遍存在。我们常常看到公益活动现场垃圾满地,或是喝了半瓶几口的矿泉水被丢弃一旁,或是在宴会之后剩菜剩饭满桌都是。有些公益人士会不以为然,他们会反驳说,做大事不拘小节,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这样是自欺欺人,不仅没有正视自己的错误,还为自己的不好行为找掩饰,这就像是在自己的毒疮上面涂抹化妆品一样,结果只能让毒疮更加恶化。

而反过来,如果我们能不断改正自己的言与行,让自己的言行日渐趋向我们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观,那么,我们就是走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别人看到我们言行也会更有信心。当然,要达到完全的知行合一,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曾有圣者说,在战场上战胜千军万马是容易的,但要战胜自己却是极为困难的。然而,不管怎么困难,方向是对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都需要从现在开始,朝向目标,一步步走下去。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期之中,社会公益行业/社会部门必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快速发展并成长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这更加要求公益实践者们要脚踏实地,做好当下,所有这些当下点滴中的积极改变,都能够为未来的美好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公益与政治、商业相比,它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公益在追求他人的、公众的、乃至于一切众生的福祉,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或是一个小党群内部的利益。因此,我们毋宁求大求多,但求言行所带来的,都是真改变。利益自己,也帮助他人。


面对外部资源的三种心态

基本上,绝大多数新成立的草根公益机构,都会面临资源紧缺的困难,缺人、缺资金、缺经验,等等。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同感。最初我在北京的农民之子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两个人凑了三万元启动经费,不敢聘用更多的工作人员,而我自己的工作经验也非常有限,基本上是大学生社团的工作经验而已。勉强地撑过了前两年之后,外部资源逐渐增多,又开始陷入新的困境——不知道该怎么取舍,被各种资源卷着走,什么事情都想做,但又很少有事情做得够精够好。最近这一两年,慢慢学会了专注,学会取舍,逐渐懂得聚焦机构的使命和核心业务,并坚决舍弃那些不太关联的资源和诱惑。

过去这些年来,我大致在中国不同地区、城市的公益行业游历了一圈,期间深浅不同的看过很多公益机构,如果对这些机构在面临外部资源时的心态进行归纳总结,大致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或称为三种境界:努力寻找和抓取各种资源——被各种资源卷着走(资源驱动型)——有定力取舍并善用资源(需求导向型)。这种状况,刚好也与我自己和创办的机构所经历的状态相符。

努力寻找和抓取各种资源

这种状况就像是一个饿极了的人到处觅食,找到任何食物都往嘴里塞,不管是什么食物,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好。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公益机构到处投递项目申请书,到处拿项目,不管项目是不是自己擅长,或项目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只要能拿到项目,能养得起人,能让机构先存活下来就好。

在机构的创立之初,为了机构生存,也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多数机构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有人称之为“野蛮生长期”。尽管如此,前面所谈到的“内心欢喜”和“知行合一”,仍然是适用的,不能为了机构的生存和生长而不择手段。同时,应找出自己的某些专长,深入做下去,做出成果和影响力,这是很有效的一个策略。

被各种资源卷着走(资源驱动型)

有些机构经历了最初的生存期之后,开始发展出自己的某些特殊优势,比如产生了某种社会影响,或是学会了某种生存之道,或是与某些资源部门(比如政府)建立了比较好的合作关系,等等,这个时候,很多资源会自动找上门,或是比较容易就可以要到各种资源。

在这个阶段,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知该怎么做取舍,被各种资源卷着走,不断的拓展新项目和新业务,常常迷失在做不完的工作中,甚至忘记了自己/机构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我称这种状态为“资源驱动型”。但资源本身是不固定的,所以,随着资源的变化或是消失,机构又陷入新的困境之中。

这种状态很危险,很多机构好不容易走过了生存期,到了这个阶段又停滞不前,甚至开始又走下坡路,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机构臃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业务繁多又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项目,好比一个由各种零部件拼凑而成的庞然大物,笨重而行进缓慢,甚至随时都有散架的危险。

有定力取舍并善用资源(需求导向型)

有一类机构在面对丰富的外部资源时,能够保持理性,果断的舍弃各种次要的资源,而聚焦于它的核心业务开展工作,它很清楚自己的核心优势,也深刻了解外部需求(或社会问题),然后围绕这些需求把工作做精做透。这个时候,它就像是磁铁会产生的一股吸引力,而且吸引进来的都是高度相关的资源。某些情况下,可能还会对机构的不同项目/业务进行合并或是拆分,进而产生新的突破和发展,比如成长为连锁模式的大机构,或是分裂为在不同领域的小而精的机构。我称这种状态为“需求导向型”。

这种状态是非常美好的,有定有舍,不是被资源卷着走,而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整合,善用资源,并把这些资源的功用发挥到极致。

上述三种境界,表面上看是机构的三种运作水平,其实在深层次上,体现的是机构领导人的三种内心状态。机构领导人的心胸、格局、视野和心理状态,都会透过机构的运营情况而显现出来。这又回到了这篇文章的核心主题,即怎样在做公益的过程中,锻炼和完善自己的内心;同时又在锻炼内心的过程中,去开展和优化公益事业。

简而言之,做公益与内心的修炼是高度关联的。于我而言,生命的终极目标是达至内心的完全纯净,无所挂碍、寂静安详;而至今,尚没有第二件工作比做公益更有助于我的生命追求。两者就像两只脚,相互支撑,彼此促进。


愿上述这些文字,能够为他人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