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2014银杏伙伴德国考察之旅(第1-5天)-伙伴见闻-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2014银杏伙伴德国考察之旅(第1-5天)-伙伴见闻
2014-07-09

第一天:

银杏伙伴#德国行#第一站:柏林。17位伙伴22日13:40准时从首都机场T2出发。柏林时间17:00准时到达柏林特戈尔机场。一出舱门就排队过海关,过了海关直接取行李。真是好小的机场,好小。。过海关非常顺利。宝马基金会工作人员还有去年在南都工作的志愿者祝青接上了大家。我们坐公交倒地铁加步行抵达了酒店。这次柏林订的是青年旅舍,交通便利。在去酒店的路上,纯净的空气还有怎么看人都少的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边的房子看起来有点像中国的建筑,靠近市中心时才感受了一些欧洲建筑的感觉。顺利办完check in,大家自由活动。22点开行前说明会。介绍了考察期间的注意事项,还有第一天日程的安排。今天上午在宝马基金会有一个见面会,了解德国整体情况。下午我所在的教育健康组在宝马有两个工作坊,其中一个我很期待的是关于“社会创业家培训网络的建设”。晚上是welcomedinner。

——汪黎黎(随行人员,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

第二天: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东德和西德的社会形态的不同造成的居民解决问题的社会思维以及社会组织发展情况的对比,东德类国内形态,政府包揽过多,居民的依赖思维重,居民遇到问题首先思考是政府该怎么样解决,社会组织发展较弱,居民社会参与度低;西德经济发展较好,民主先行,居民遇到问题首先思考我可以做什么,于是就会有很多的不同居民自发的团体参与社区行动,行使各种社会功能。前者思考总是评判:问题真多,谁怎么做的那么少,他应该怎样,评判家;后者思考:这个问题我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谁可以和我一起解决,然后创造同行者解决问题的机会,行动派;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在我身边确实是前者的思维会更多一些,我们往往会比较少考虑自己可以承担什么,更多的是抱怨和批评,或指点江山。

——李兆伟(银杏伙伴,青翼社会工作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上午提到德国城市居民容易自我组织解决自己的问题,农村居民很难组织,说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差距。但可能不止于此,这和中国的情况不同,中国是城市很难组织,因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是割裂的,农村相对容易组织,因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生产、生活、文化的共同体,有组织的基础。

——石远成(银杏伙伴,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总干事)

第三天:

下午是宝马基金会的帅哥讲解专业志愿者的概念,不难发现在营销、IT、战略咨询等领域的专业志愿者不论在美国还是德国都是非常稀缺的,当然国内也同样,看来专业志愿者困境和问题全球都是在一个水平上的。老师后续讲解了系列专业志愿者筛选的工具,发现工具也是全球通用。看老师讲课的兴奋劲头,我觉得国内公益系统中很多术的内容可能已经是与国际接轨的。结合上午世界厨房的分享来看,国内的公益环境或政策其实是不太差的,更多应该是公益蓝海还不足以发声导致我们很多地方看起来比较薄弱。真诚的希望公益圈里多一些支持和互补,少一些评价和非议,先把蓝海充满,把市场营造的足够大,再谈竞争或更好。

——李兆伟(银杏伙伴,青翼社会工作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第四天:

劳工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比如从微博话题的热度来看,民众对于劳工问题并不感兴趣。但劳工问题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69亿外来打工者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ta们可能会留不下城市、回不去老家。在生产领域里,由于劳资权利不对等,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回报不平等,导致工人的工资低、不能满足各方面发展的需求。

——刘晓红(银杏伙伴,北京一砖一瓦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

第五天:

有伙伴关心员工流失率的问题,在这里,基本上员工20多岁进入宝马就会一直干到退休,偶尔空出的名额就非常抢手。我想员工流失率低跟德国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当我们问到为什么车间里女工不到6%时,接待的人也没说因为女生不适合之类的,而是说大部分女生不喜欢组装摩托车。

——詹敏(银杏伙伴,麦田计划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