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编者按:美国当地时间5月19日下午,中美双方就经贸磋商共同发布了联合声明,双方将在诸多领域加强经贸合作。虽然不打贸易战已然成为两国共识,但中美之间的经贸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中美之间的矛盾仍然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中美矛盾从哪里来?“接触”和“融入”的40年
1978年12月16号,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到2018年刚好是40周年。在这四十年里,中美关系经历了不少风雨,但总体还是保持了稳定。不过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中美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一些根本变化。特别是从去年年底以来到现在就更为明显。在中美建交40周年的这个节点上,我们似乎能感到中美关系过去的一个阶段过去了。我们好像关上一扇门或者离开一个房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房间,或者进入一个新的框架。中美之间的基本矛盾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我们正处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
▲ 1979年1月1日,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举行招待会,庆祝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伍德科克在招待会上祝酒。 ? 新华社
1979年以来,中美关系的格局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内外强弱”。所谓“强”和“弱”比较容易理解。美国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是世界的主要强国,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对是个弱国。
“内”和“外”如何理解?二战以后世界逐渐形成一套国际体系,中国本应该在这个体系里。但是冷战开始后,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后来即便开始逐渐进入这个体系,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对边缘的。
过去40年的中美关系,都是基于这个格局,中国在外,美国在内,中国弱、美国强。
中美两国对另一方的战略,都是建立在这个格局的基础上的。美国过去四十年的对华战略简单地说是“接触”战略。这一战略的要旨,是通过跟中国交往,把中国拉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为什么?因为美国要获取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美国企业通过中国改革开放获得经济利益。而美国在跟中国的交往中,获取了两个特别重大的战略利益,一是扭转了冷战的格局,扭转了70年代美国在冷战中的颓势;二是全球化。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技术的重要输出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且逐渐变成一个世界主场。中国和美国是全球化中两个最大的发动机,在不同的层面上推动了全球化。
在获得重大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同时,美国对华“接触”的最终目标是影响和塑造中国的发展方向。美国希望中国能够在“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更像美国。政治上更加多元,经济上走向市场,社会上更加开放,外交上配合美国。
同一时期,中国对美的战略可以被归纳为“融入战略”。我们的基本想法是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目的是什么?就是实现现代化,要让我们这个国家变得富强起来。不过,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中国也希望保持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制度、道路、理论和文化。
“接触”和“融入”这两个战略放到一起是一个特别奇妙的组合。在战略的前端,中美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也就是美国要“拉进来”,中国要“融进去”;但两个战略的最终目标又是高度不同的,美国把中国拉进它主导的国际体系内,是想改变中国。中国想进去,但不想被美国改变。
过去四十年,就是中国不断融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最终中国会不会“变”,中美的想法不一样。大概双方都认为时间在我一边。这个大概可以说是“同床异梦”。中美都躺在国际体系这张床上,做自己的不同的。在中国没有完成融入进程、中国综合国力相对不那么强大时,这个状态保持了30多年,没有太大问题,
▌当前中美关系矛盾的性质:同一体系内两种模式的碰撞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的格局基础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简单说,就是从“内外强弱”变成了“体系内两强”。
从中国的位置看,中国逐渐进入到国际体系里,而且在这个体系里发挥很大的作用,日益接近国际舞台的中心。从体量上看,中国经济规模是美国的70%,未来经济规模超过美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格局发生变化,两国的对外战略自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中国在过去四十年里国力明显增强了,但是美国发现中国并没有按照他们期待的方向去变化。过去美国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发展道路迟早将“汇合”,但是现在美国可能很少有人这样想了。
2007年美国记者孟捷慕写了一本书叫《中国幻想曲》。他说美国过去的对华战略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上,这就是只要跟中国接触,中国就会变。中国搞市场经济,政治上就会走西方道路。2007年的时候他就说这个想法错了,美国应该放弃这个幻想,准备跟一个中国共产党持续领导、经济繁荣的中国打交道。不过那时候美国国内很少有人同意他的说法。
2008年,美国学者蓝普顿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个概念叫“强大中国范式”。他提出,美国过去几百年来看中国,其实都是通过一个“虚弱中国”的有色眼镜看的。无论看中国的什么,都是从“中国是个弱国”的前提看的。如果是弱国,那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或者看不顺眼的地方那也可以包容或者忽视。蓝普顿说,2008年以后,美国看中国开始采取“强大中国范式”。也就是说,无论看中国的什么,都是从“中国是个强国”的前提出发。这样一来,很多过去可以接受、可以容忍的东西恐怕就不再那么好接受了。
2009年之后,美国出现了很多相关讨论。到2015年,美国国内有一场对华战略大辩论。辩论的核心的内容是说美国过去40年对华接触战略失败了。当年很少有人赞同的观点现在似乎变成了共识。那么美国应该对中国采取什么新战略?共和党、民主党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这场辩论有一点非常深刻,那就是所有人都认为美国对华战略失败了。今天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实际上是目前执政的这些人对那场辩论给出的一个答案。他们的答案或许跟希拉里等人的不一样,但是对华要更加强硬,已经成为一个美国国内的共识。
从当前中美经贸矛盾看,美国政策释放的信号充满矛盾。美国要的东西似乎很多:有贸易不平衡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市场准入问题、产业政策问题等等。但是在这些矛盾背后,最实质的还是经济模式的矛盾。
▲ 北京时间3月23日0时50分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当场宣布,将有可能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出口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特朗普此举正式打响了对中国的贸易战。 ? 凤凰网
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当中。但是客观地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确实与西方模式不同。政府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这个体系中,中国模式跟西方模式是不是可以共生、兼容、双赢,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美国人看这个关系,有点像看到孙悟空钻到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推又推出不去,容也容不下,所以现在矛盾就很大。
▌中美关系能坏到哪里去?
特朗普目前把中美关系定性为竞争关系,要与中国在经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军事、科教等方面展开竞争。显然,中美关系正在变得更加困难。
大国关系的状态里,同盟关系和敌对关系(前者例如美国和日本的同盟关系,后者像美苏之间,或者像二战时的美国和日本)可以说是“好”和“坏”的两极。中美既不可能成为同盟,也不容易成为战争的敌对关系。比同盟关系低一点的是“伙伴关系”,比如今天的中俄关系。比敌对关系好一点的是“新冷战”,比如今天的美俄关系。中美关系要想变成伙伴关系也不太可能。现在要考虑的、要防止的,是中美关会不会坏到“新冷战”的程度?这并不是必然的,应该有信心去防止。不过最近几年的中美关系的趋势确实是朝着这个消极的方向在移动,我们不能躺在“中美关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的说法上睡大觉、想当然。确实好不到哪儿去,也很难坏到冷战期间的美苏的程度,但是坏到“新冷战”的程度也是很不利的。
未来无非有这样几种前景。一是维持现状,经贸大家各让一点,达成妥协,把深层矛盾往后推。这种情况中国应该可以接受,但是显然特朗普政府的意思就是我们无法再忍耐了。二是中国改变自己的模式和制度。这当然是美国想要的选择,但是中国不可能选择。三是降低大家的互动水平。通过贸易战降低经贸往来水平,同时限制双方的高层往来、人员往来。这似乎是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做的。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双输。第四个更理想一点的情况是,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中美通过博弈、碰撞,摸索出同一个体系内两个不同模式互动的规则、边界。比如中国的国有企业在中国之外如何运作,既保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也缓解美国的忧虑。这大概是最优的选择,但是说实话很难达到。或许我们短期内应该争取先维持第一种维持现状,然后迅速去寻找第四种情景。考虑到美方决策过程的混乱,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方面可以主动一些。
▌思考中国的竞争战略:不能把资源用在大国竞争里
我们要准备的中美竞争是一场持久的、低烈度的竞争。我们国内目前有两种情绪,一种情绪是搞定特朗普,似乎搞定他就搞定了所有人。这是错误的,不能低估美国对华战略变化的深刻程度。还有一种倾向是要打贸易战,打就打吧,似乎我们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这种心理也是过于简单化的。
竞争不必然是坏事,我们要把竞争维持在良性竞争的层面。竞争如果是良性的,有可能让中国变得更好,也可能让美国变得更好。
中美关系里其实过去也有竞争,当然也有合作。未来这不会变。我们要注意的是,尽可能控制竞争面在中美关系整体中的比例。
竞争还有一个成本问题。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工作的重心应该永远在国内。我们需要注意不要把自己过多的资源用在大国竞争里。竞争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发展,而不是为了跟美国争谁当“老大”。此外,我们不能由于现在面对的外部压力变大了,就对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性质做出错误的判断,觉得战略机遇期没有了。中国还能不能在和平条件下继续发展、崛起?我认为目前这个条件还是有的。这是一个大判断,我们需要慎重地考虑我们的结论。
*本文为达巍在南都观察和文化纵横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新冷战的幽灵?——从“中美贸易战”到“叙利亚危机”沙龙上的分享,由南都观察整理,经达巍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