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冯元:救灾观察 | 中国如何借鉴国际灾害管理的经验-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冯元:救灾观察 | 中国如何借鉴国际灾害管理的经验
2018-01-30

本文首发于《中国减灾》杂志2017年10月下半月刊

编者按:2018年即将迎来汶川地震10周年,也是中国灾害管理事业的重要节点。10年后,我们再度反思汶川地震及近年来一系列灾害事件,欣慰地看到,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救灾工作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改变发生在意识层面——灾害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悲伤和泪水,它还有着正面的意义,也是改善治理的契机。因而,推进灾害管理体系建设并与国际接轨异常重要。


TIM截图20180130143741.png


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全球性的减灾文化,1989年联合国大会定于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并于2009年联大改为每年10月13日为国际减灾日,以纪念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灾害所带来的风险所做出的努力,并提高对控制风险重要性的认识。


TIM截图20180130143757.png

2015年3月23日,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2015—2030”国际研讨会在港举行。?吴薇一 人民网


作为《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通过实施的第三年,“建设安全家园:远离灾害,减少损失”成为联合国减灾办公室确定的第28个国际减灾日纪念活动主题。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也作为面临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减轻灾害风险已成为政府、社会力量等不同利益相关方共同的职责。


2017年9月中下旬,一群来自中国政府、群团组织、基金会、学术机构的代表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亚洲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的联合组织下,赴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就“国际灾害应对中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进行取经和交流。


透过此次对国际经验的了解,对标中国本土情况,我们发现中国的减防灾工作还任重道远。


对灾害的重新认识和界定


2011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报告曾把印度尼西亚列为全世界最容易受到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山崩、干旱和森林火灾灾害的国家,印尼官员也戏称印尼是“灾害大超市”和“灾害实验室”。


现如今,据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印尼办公室的评估判断,印尼政府已能充分准备应对国内各种规模的灾害,印尼的灾害管理经验也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肯定。在这里,又不得不提及2004年的印度洋地震海啸,它就曾对印尼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640.webp.jpg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以西的印度洋海底发生9级以上的超级强震,引发30多米大海啸,冲击周围海岸,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夺走近23万条人命。?DigitalGlobe


但灾害总是两面的,在带来损失的同时,也促进印尼政府真正认识到灾害,开始反思,并加强和推进灾害管理体系的建设,重视风险分析和监测;而这次灾害应对,也促进印尼得到了宝贵的国际合作经验及灾害管理的经验,通过吸纳国际防灾减灾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了本土应对灾害、抗灾保障综合能力。


《仙台减灾框架》里的四大优先行动事项之一就是了解灾害危险,对于灾害的认知就显得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自然灾害是人类所需要面对的正常生存挑战之一,了解灾害的规律及做好防灾备灾,能有效减少受灾人口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同时,对灾害的认知也不仅仅只是关注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方面,灾害亦可以在一个暂短的窗口时间打破社会、制度或人性的异化状态,让人类重新审视和确立价值取向、以及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透过对灾害的反思和积极应对,继续新一轮的制度建设与创新,使人类不断在与灾难的挑战、应战中进步。印尼的经验以及现如今的制度、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对灾害的积极应对。


然而,灾难并非自然而然地彰显其正面的意义,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正面意义,或采取了缺乏正确理念的援助、疗愈、援建行动时,社区不仅会遭受灾害的直接伤害,还可能遭受不当援助带来的二次伤害,如不公平、不透明的资源分配可能导致社区内部矛盾。这需要我们确立一种对灾害的正面认识,促使我们更积极的应对灾难,化害为利。


用南怀瑾老师的话:人的生命死生,只在呼吸往来之际,这是释迦文佛所说的至理名言。 尤其当地(震)、水、火、风四大种自然劫难来临之时,有绝非人力所可挡可避者。如是劫后重生的人,更知个人与全体生命共存的更为可珍可贵。由此可以真实了解“爱人如爱己,有力即相助”才是慈悲博爱的真正道理。秉此而重立生命的方针,确信生命同体的真理。


减轻灾害风险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区域办公室和亚洲备灾中心等地参访中,我们看到,在减轻灾害方面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实践也证明,灾前的防灾备灾工作至关重要,良好的减防备灾,可以有效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理念方面,把减灾和发展联合起来,让减灾的理念融入所有的领域之中,如城市规划或房屋建设等都应该把减灾的理念融入其中,尤其是落实《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使其有机结合。


TIM截图20180130143814.png


在实操层面,也有诸多工作可以做,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社会组织也有很多可以参与的空间。如韧性社区建设,这与今年国际减灾日建设安全家园的主题特别吻合。


何为韧性社区?即让社区在面对灾害时更具抗逆力和复原能力。如何建设更具韧性的社区,这就需要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及本地居民等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尤其是社区本地居民的参与。


基础的工作如开展风险认知教育,提升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开展基于社区层面的风险分析,绘制出社区风险和资源地图,能较有效地规避灾害、减少损失,并在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时更快地恢复。需要持续性投入和推动的,如社区自助互助组织、志愿组织的建立及能力提升;基于防灾、备灾而修建的社区基础设施和物资储备;不定期的演练。


其他,诸如开展风险评估,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规划中引入风险评估,并建立早期预警数据库;加强减防灾的财政投入,尤其是科研的转化,如信息技术实现的信息及时告知和共享;及印尼开展的安全学校项目,支持高风险地区的学校进行学校灾害管理全过程机制建设,并与社区、公众层面的减防灾进行结合等,都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减灾工作。


国际人道主义响应体系


要推动落实《仙台减灾框架》中减少受灾人口的目标,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行动与实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除了做好减防灾工作外,好的应急响应机制也能够有效实现此目标。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国际人道主义响应体系,我国国力具备回应灾害的能力,在发生灾害时也未邀请过海外援助,但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等机构以及组群方法(CLUSTER)等运作机制,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体系的工作人员由250多名经验丰富的应急管理人员组成,享联合国特派专家地位。当受灾国向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提出国际援助请求,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启动快速响应,由就近的驻地协调员/人道主义协调员或当地政府启动或支持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负责协调各国救援队的职能,包括在海关和机场设立接待中心、建立现场协调中心,并快速开展需求评估、救灾协调、信息管理及共享、帮助受灾国向国际社会申请援助、指导各国救援队开展救援等工作。


组群体系、组群机构及其协调在人道援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实现了灾害应对中的专业分工,现有11个领域:后勤物流、营养、安置所、安置营地协调管理、医疗健康、脆弱人群保护、食物安全、应急电信、早期恢复、教育、饮水与卫生。每个组群有1或2个机构主导协调,以信息管理为核心协调手段,承诺在必要时充当某个特定方面或活动领域的“最终提供者”,所有参与某一救助领域的政府部门、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均在响应组群下协同工作。2014年,印尼政府就根据联合国的组群方法制定了7个应急响应任务模块,在提高响应秩序和效率的同时,也能确保和国际援助力量更好地对接。2015年尼泊尔地震,中国社会组织第一次集体走出去亲身体验了联合国在灾害救援中推动的组群体系,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与差距。


对中国灾害管理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大国,虽然有着丰富的救灾经验,但在减防灾、灾害应对中不同利益相关方协同等方面仍很薄弱。面对国际上成熟减防灾经验、应急响应体系、信息共享机制、组群方法、救援标准等方面,我们仍要虚心地借鉴和学习。


研究层面,应加强对国内灾害应对经验的梳理,以及国际案例的研究,实现国内与国际之间的话语体系转换,探索出一套适用中国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防灾减灾体系及行动指南,并做好与国际人道主义规范标准的对接。


政府层面,首先夯实国内基础,如在结合国内实践、国际经验以及本土研究的基础之上,制定一套国内通用的减防灾及援助标准体系,并使其能够有机融入国际规范;国际战略中,促进减防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大国际人才培养,如增强与一带一路等国家在减防灾领域的交流和实践互动,把中国经验输出去,把优秀的国际经验引进来。


社会组织层面,应加快走出去的自身能力提升,包括对国际人道援助运行机制的熟悉,海外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对被援助国的文化习俗理解,也包括加入全球性或区域性网络、参加国际交流和实践分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