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观察-呼唤城市发展新共识-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呼唤城市发展新共识
俞建拖 2017-11-30

经作者授权转载,首发于财新网

俞建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研究一部主任,北京博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我担心,如果因为规划目标的不尽合理和缺乏灵活性,采取了太多反市场的举措,背离改革基本精神和取向,向社会传递错误的信号。我也担心,暴风雪式的拆迁整治,会让人误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涵,将之与不包容的城市发展划等号。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经济地理革命。新的交通方式,新的能源和动力,极大地提高了人和各类资源的流动性,使资源要素得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配置,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发现和结论,就是人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群的聚集,重塑了经济地理。在全球范围内,依托快捷交通线联结而成的城市群网络,正成为各国的增长中心。这样的城市群,一方面可以享有资源要素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活跃的创新,另一方面则通过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城郊(农村)之间的合理分工大幅度避免了单极化大城市带来的种种城市病。可以说,未来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各国城市群的竞争。


经过近40年的快速城市化,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个潜在的世界级城市群,以及辽中南、山东半岛、中原地区等10余个大型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将是中国未来数十年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大城市群集中的趋势,在中国已然分明,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分析了过去10年我国12个最大的城市群的人口聚集情况,这12个城市群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但2015年人口要占60%,经济总量占82%。12个城市群占全国经济的比重10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人口增加了大约3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分别增加1、0.7和0.8个百分点,占全国城市群新增人口比例的80%多。


20171130_140744_000.jpg

《第一财经周刊》曾列出了各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交通实力比较,从高铁车次数、经过的高速公路条数、2小时交通圈辐射城市数以及出、到港航班总量四个维度,计算出了一个“城市交通实力指数”。图为指数前六名的城市群及其指数。 ? 第一财经周刊


考虑到京津冀地区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基础,可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体化水平的不足,已经成为一个制约国家未来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短板。在中国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地区的一体化水平最低,一体化指数几乎只有珠三角一半。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视察京津冀三地,提出要加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要求打破三地政府一亩三分地的观念。2014年,我国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将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这些判断和政策方向,十分富有远见和洞察力,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中国经济的长远稳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2013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有一些深层次的利益和观念窠臼难以打破,京津冀三地的资源均衡化和优化配置有待突破。在此背景下,中央决策设立雄安新区,为北京非首都功能和相关资源向河北疏解创造了一个大体量、综合性的政策框架和空间框架。


应该说,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战略框架基础,但是如何把好事办好,仍是任重道远。需要三地政府正确和明确自身的定位,结合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既把自身的事办好,又要通过协同把区域的事办好。不仅如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担负着全国城乡统筹、区域均衡发展的示范重任,要为国家的相关探索趟路。


北京是一座有双重属性的城市,既是中国的首都,又是中国的省级地方城市。因为这种双重属性,一方面北京由于首都的地利优势集聚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也因此承担更繁重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资源在哪儿,机会就在哪儿,人就往哪儿集中,对北京是一个挑战。显而易见,北京今天面临突出的城市病问题,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对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噪音还有各种环境问题,都有直观的体验。北京资源过度集聚带来的问题还不止于北京,在京津周边,因为制度分割和虹吸效应,还存在二三十个国家级贫困县。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提升北京发展品质,推动三地均衡发展,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但是,从这次北京大兴火灾后的运动式“清理整治”行为,新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及此前采取的“以教控人”等控人手段,无不反映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误读误解,以及对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治理的错误认知。如果继续沿着这个思维往下走,北京本身、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全国其他大城市未来的发展,都是很堪忧的。


20171130_140744_001.jpg

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带,京津冀地区的辐射网络显得略微稀疏。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公路圈,平均到达区域中心城市的时间小于1.8小时,而在京津冀城市中,这个数字在2小时以上。 ? 第一财经周刊


在这里,我想就北京当前做法背后的一些问题作探讨,希望能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共识。


1.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不要或切除非首都功能吗?

中央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本意,应该是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下,避免作为地方城市的北京过度强调经济增长目标,与天津河北争经济资源,加大区域内的发展差距。并非要北京去经济化,而是在区域整体经济布局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良好的功能分工。在世界范围内,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职能并不矛盾,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韩国首尔,都是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兼具。


2. 北京今天存在的大城市病,人口是主要矛盾吗?

北京突出的大城市病,人口数量不是主要矛盾,相反,正是人口的聚集和多样化才造就了今天北京的活力和影响力。北京的大城市病里,更多是过去长期城市规划不合理,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和城市治理能力不足的后果。与纽约、东京、巴黎以及国内的上海、深圳比,北京的空间利用还远远称不上是高效的。不仅是北京,今天国内其他的许多大城市,人口规模本身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问题还在于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如何提升能力。


3. 如何看待城市的人口规模?

现有国家在划定城市规模以及制定对应的户籍政策,还有不尽合理的部分。大城市是未来人口流入的主要方向,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的城市规模没有充分考虑这一点,也没有就城市人口统计的空间边界有清晰合理的认定。我们调研一些城市,原本人口在500万以下,属于应该放松入户的城市;但不久后该城市并了一个郊区县,人口超过500万,马上就变成要限制人口入户的城市,但实际上城市的人口环境压力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规模,中国未来人口10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还会更多,而不是更少。城市规划制定时,不能仅考虑一城的规模,而是应该将整个城市群的规模一并考虑,在此基础上优化人口和产业的布局。


4. 如何看待北京以水定人、以水定城?

驱动北京控制和驱离外来人口的重要动因是2300万的人口规模红线,对于不知道规划由来的部门和基层官员来说,这无疑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剑。2300万人口规模的依据是北京的水资源约束。北京是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城市,也是国内用水效率最高的城市,但这不是说北京的水资源约束是无解了。如果北京用水效率、水资源来源已经挖掘到底了,那么就成为真正的硬约束,但现实并不如此。北京人均生活用水200立方米,德国、新加坡人均用水150立方米,提高1/4用水效率,可以容纳多少人?北京中水回用每年7亿立方,全国领先,再提高5亿怎么样?北京每年光洗浴场所耗水8000万立方,减少3000万方会怎样?更别说北京周边和河北还有大量的农业用水,都具有巨大的节水和开源潜力。


5. 如何看待城市中的安全问题和风险?

作为城市管理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应有职能,排查并尽可能的消除安全风险是必要的。但是,关键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安全,而是以什么成本和代价来实现安全,这里面永远有个度的问题。安全问题都是以一定的风险概率存在,不可能被绝对地消除,只能在社会可承受的代价内尽可能地减少。每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几万人,但社会不会因为这个就禁止汽车。城郊的出租房也一样,群租有安全隐患,但解决安全隐患的方式有很多,减少租住人数、更换智能防火的电表、安全规范提示和检查,都是提高安全的手段,而不是搞扩大化和简单的一拆了之。


6. 如何看待城市的违建问题?

城市的违建,有些是非法的,有些则是对过去不合理规划的纠正。北京还有许多大城市,许多住宅小区原来规划的时候,旁边都没有商业和各类生活服务设施。计划时代和房地产改革前修建的大院和小区,都是封闭式的,实际上限制了城市社区的连通性。在满足抗震标准以及不损害房屋主体结构的情况下,拆一些墙,开一些门,通一些路,方便市民生活,提升小区的活力,分散人流车流减少拥堵。因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即使有违建,往往政府和个人、企业的责任都有,板子不能只打一边。


20171130_140744_002.jpg

11月25日,北京市大兴西红门镇新建村,一座位于火灾不远处的公寓,墙上写着“拆”字,里面的家具已被清空。 ? 俞琴 / 界面


7. 如何看待城市?

城市是天下公器,是为人们实现美好生活搭建的平台。城市为人服务,而不是相反。城市越大,影响力越大,公共性就越强。城市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本职是维护好这一平台,让勤劳守法的人都有机会凭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8. 如何看待城市生态?

城市是由各样人构成的生态系统,人、企业和机构组织的关系网络复杂,共同支撑起城市的良性运转。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简单用“D端”、“落后”、“散乱”这样的标签一贴,用行政手段一刀切就能了事的。北京今天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历史累积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应审慎处理。我们不仅要有历史理性,更要有历史耐性,创造条件去溶解疏解一些不合理的结节,而不是动不动就用行政手段去切割。


9. 如何看待城市和城市群的治理?

城市的治理和城市群的治理,关键是“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着办”。地方政府守土有责,在治理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即使是安全整治,牵涉到数以万计的人,地处北京,就不仅仅是北京一地的事。国务院有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拆迁整治更涉及千千万万的本地市民、外来人口、企业,也影响周边的省市,因此事前的沟通、事中调整的时间、事后的善后安排都必不可少,应该上下左右协调。


10. 如何看待北京整治行动对全国的影响?

北京是首都,是风向标。如果今天北京清理整治的方式如果可以接受并成为一种模式,那么我们有理由担忧,其他人口超过500万的大城市未来是否会以同样的方式,驱离所谓的“D端产业”和“D端人口”。这样的话,对未来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增长动力的再造,将是一个打击。


20171130_140744_003.jpg

11月25日,北京市大兴西红门镇新建村,一处被拆除的房子。 ? 俞琴 / 界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人们在城市为过上体面生活合法而辛勤地奋斗,他们的努力和奋斗的成果值得尊重。


我担心,如果因为规划目标的不尽合理和缺乏灵活性,采取了太多反市场的举措,背离改革基本精神和取向,向社会传递错误的信号。我也担心,暴风雪式的拆迁整治,会让人误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涵,将之与不包容的城市发展划等号。我还担心,因为长期对城市发展存在错误观念,使这座我生活了12年,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生活的城市,失却自己的魅力和宝贵的发展机遇。在数量众多的北京流动人口中,相当比例来自河北省并从事服务业,他们在北京安居乐业,河北才不需要种那么多地和用那么多水,才不需要办那么多的工业和排放污染物。开放包容的城市才是首善之都、活力之城。


作为政策研究者,也作为一名在北京12年的老北漂,我期待,政府和社会对北京以及其他大城市的发展能够有新共识:人才是城市的灵魂和财富,城市的发展是为人服务,服务于多样的人;城市需要有合理规划和最优的规模,但规划和规模都是动态的,随技术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才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良好的环境生态,中国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城市中很多问题的产生责任是多方,避免让一方承担责任,需要协商合作应对城市挑战;充分认识城市生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识到这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城市政策的制定要有理性也要有耐性。


*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所在单位和儿童发展项目的课题团队,文责自负。

**首发于财新网 http://t.cn/RYJJy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