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观察-都是游戏惹的祸,父母孩子没有错?-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都是游戏惹的祸,父母孩子没有错?
2017-07-06

中国父母有一种“打凳子”心态——孩子学步时撞到凳子摔倒大哭,父母就作势去打凳子,说都是凳子不好。这在哄孩子时无可厚非,但事实是,许多人成年后仍然如此:一些人哭诉成了卡奴,却避而不谈自己透支消费的事实。


对王者荣耀的批评是耐人寻味的。它实际上折射出中国传统上对一些行为、事物的一贯态度——禁止它们的原因并不在于其性质或存在的问题,而是一种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考虑,重点在于其社会危害性。


对现象级游戏“王者荣耀”的声讨正在升温。近期一些媒体评论开始将矛头指向“游戏之毒”,认为它作为一款成功的游戏,在面向社会时“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至于负能量的具体表现,则举出几个悲剧作为论据——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在评论者看来,这就是“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


姑且假定这三个极端的个案在这款游戏8000万日活跃用户中具有代表性,在我看来,也很难由此推定这是游戏直接造成的后果,更不用说由此让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了。


这三个未成年人的悲剧中,恐怕更应负责任的都是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可以设想,如果家长考虑孩子的感受,批评得当,一个13岁的孩子不会因此就跳楼。在道德保守的年代,女孩子因为和男生稍稍亲密而受了严厉批评,也不乏自杀明志的事例,那难道是这个男生的错?如果孩子盗刷父母的钱是买衣服,那是否也要责怪衣服诱人沉溺?至于少年沉溺打游戏40小时,更应是家长之责,因为任何活动连续40小时不眠不休,恐怕都有损健康,无论是加班、跑步、跳舞还是打游戏。就此而言,这三个案例都无法在逻辑上证明存在所谓“游戏之毒”,可说都是归因错误。


微信图片_20170714195325.gif

微信公众号“杭州浪货”策划了一场小学生PK成年人的“长平攻防战”3v3,小学生队伍以2:1战胜了成年人队伍。 ? 杭州浪货


不过,这种批评仍是耐人寻味的。它实际上折射出中国传统上对一些行为、事物的一贯态度——禁止它们的原因并不在于其性质或存在的问题,而是一种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考虑,重点在于其社会危害性。也就是说,禁令的逻辑并不是其被禁事物自身的对错,而是担心它可能造成的失控、混乱或破坏性。这就像那首歌里唱的,“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而当小和尚发现这些“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时,老和尚却说“这样的老虎最厉害”。


显然,这里的问题并不真在于“女人是老虎”,而是女人的魅力可能造成小和尚的行为失范,因而对老和尚来说,才会觉得模样可爱的女人反倒更危险。


类似的政治顾虑几乎贯穿中国史,从酒禁可见一斑。和游戏一样,酒也是一种易于沉迷的事物,并可能造成某些社会危害。东汉末年,曹操在北方实施禁酒,表面上的理由是说夏周因酒而亡,政事多败于酒;不料孔融却写了两封《与曹公禁酒书》来反驳,举出大量例子表明道德、谦让、儒学、情爱也都曾导致亡国,如果酒能导致亡国,那不如把这些也都一并禁止算了。北魏太安四年(458),由于连年丰收,民间多酿酒,酒后生事,文成帝因而一怒之下索性禁止,且措施极为严厉,竟规定“酿、沽、饮,皆斩之”《魏书·刑罚志》


与中东或欧美这些将酒视为不符合教义的“罪行”不同,中国人对酒禁的态度是充满实用性和现实政治考虑的,仅是认为它属于不正当消费(在粮食已属紧张的灾年或战乱时期浪费粮食)、酒后导致争讼等社会不稳定因素。


微信图片_20170714195319.jpg

基于清教徒的背景,美国是西方社会具有最强烈禁酒情绪的国家之一。其禁酒令的依据是1919年批准的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和沃尔斯泰德法。自1920年第十八宪法修正案正式生效至1933年底,美国禁酒令维持了13年。图为正在销毁酒的禁酒探员。 ? Chicago Daily News


因此,从西方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政治有时十分宽容,有时却又出奇严厉。例如,中国不曾像中东或欧美的酒禁那样严苛,至少饮酒不算是违背教义的“邪恶罪行”,对明显危害健康的烟草,中国最初反对吸烟的理由竟是“会引起意外火灾”这样的实用性理由;但另一面,像茶这样不含酒精的饮品,在西方从未遭禁,但在金宣宗时却曾遭禁,原因是这民间大量饮茶消耗了国家财力。


同样的,近代西方传教士几乎都夸赞中国人对待宗教的宽容态度,对三教合一更觉不可思议。的确,中国历代没有因教义分歧而带来的惨烈宗教战争,对不同的教义大体都很宽容,只要它们不挑战中国社会秩序的根本原则(如佛教对“忠孝”观念的接纳),但与此同时,《大清律例》中甚至连百姓的“迎神赛会”也禁止,原因不是反对宗教活动本身,而是担心聚众生事,出现混乱。只要对社会秩序或政治不产生什么破坏性影响,那通常情况下传统中国社会的官府都是眼开眼闭,视而不见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中国文明的特性使得中国的治理逻辑极为偏重社会秩序。美国汉学家史华慈认为,早在先秦时代,中国思想家们就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取向,即“秩序优先”(primacy of order),重视“和谐”的价值观贯通于个人的生活与社会,中国人观念中最好的政治是“国泰民安”,而社会最高境界则是“大同”。


社会学家张德胜在《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社会学的诠释》一书中认为,这是因为奠定中国文化根基的春秋时代是一个失范的社会,因而孔子在思考应对这些问题时,心心念念就是以重建社会秩序的规范为终极关怀,由此造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一种其他社会无法比拟的浓厚“秩序情结”,“本来,在任何社会,人的欲望总是要通过某种认可的渠道来满足,然而由于‘秩序情结’作祟,在儒家思想支配下的中国文化就把个人的欲望当作贼骨头一般去防范”。这是因为,就像《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里所唱的那样,个人的欲望可能是对秩序的最大潜在破坏力量。


在中国传统的家长制政治中,州县官对于“子民”而言乃是“父母官”,负有“教化”之责,在意的是使他们在“厚人伦”的训谕下各安其分,不逾越社会规范的尺度。官员们对治境内的百姓因而抱有一个根本性的假设——他们都是“善良质朴”之民,如果兴讼生事,那多是被少数“奸民”教唆才导致的。这样心态所对应的则是无法自治自立的孩子与民众,他们往往也不认为自己应该为个人的行为负责,而倾向于归罪于外部因素。


这种心态的影响不容低估。它造成了一种缺乏自我责任意识的过度保护欲,就像老和尚想要小和尚远离女人一样,中国家长似乎也常常看到许多“危险”,并不由自主地想保护自己孩子远离“危险”,却不分辨它们究竟是正常的需求,还是异常、过度的欲望。由于道德评判往往是绝对的,所以中国也迟迟没有像美国那样建立起电影分级制度。


我家里两个孩子特别喜欢动画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看了一遍又一遍,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这片不大可能诞生在中国,不仅因为片子里是讲狐狸去偷鸡,而且还渲染个人英雄主义、乃至有一些脏话,很可能会有不少人担心这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结果一查,国内还真有人这样撰文反对过。


微信图片_20170714195315.jpg

韦斯·安德森的动画电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截图。动画讲述了一只狐狸父亲带着孩子去养殖场、酿酒厂等地方偷鸡、酒的故事。获得了201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 ? Fantastic Mr. Fox


正如有人讥讽的,中国父母有一种“打凳子”心态——孩子学步时撞到凳子摔倒大哭,父母就作势去打凳子,说都是凳子不好。这在哄孩子时无可厚非,但事实是,许多人成年后仍然如此:一些人哭诉成了卡奴,却避而不谈自己透支消费的事实。在游戏的事例中,也回避了青少年作为使用者的话语,规避了家长的监护责任,却把责任都推到了游戏这张“凳子”上。当然,这不是说企业什么也不用做,但这应该是通过某些政策来限制过度的商业行为,或对未成年人施加一定限制来去规范,就像国外对未成年人购买烟酒的限制。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被假定认为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主体。假如一个人酒后驾驶,正常的反应是处罚酒驾这个行为,而非认定是酒引诱人沉迷,导致行为失常。每盒香烟上都标着“吸烟有害健康”,但许多人仍然选择了吸烟,每年那么多人因吸烟而致病或不幸缩短寿命,其危害何止比游戏大上百千倍,那为何不索性把烟酒都统统禁掉?——这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禁令并不能阻止人们的正常欲求。


历史的禁酒、禁烟,远比一纸禁令艰难得多,而最终产生的结果往往只是催生了黑市与暴利。因此,除了毒品这样具有绝对危害性的事物外,现代社会一般更多的是以温和的提醒配合细化的监管来应对,当然也要求责任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可以喝酒,但酒驾就不行)


微信图片_20170714195311.gif

在“杭州浪货”组织的对抗赛中,还有小学生PK成年人的1v1比赛,结果依然是小学生队伍以2:1战胜了成年人队伍。而获胜者五年级的徐晨曦是班级的第一名,他说,“防沉迷对我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平时上学的时候不会去玩,只有放假了才玩,而且也只有一天一小时。” ? 杭州浪货


如今,中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越来越复杂的程度,仅仅依靠被动的防范、简单的措施来应对社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常常都会出现始料未及的非意图后果,而这些后果往往总是好坏参半,因为一些极端个案就去否定创新,这无疑是因噎废食之举。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曾说,“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但难道因为有了苍蝇蚊子,就要关上门窗吗?更可取的办法,恐怕是这时候如何去甄别问题的根源,设法去具体解决,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