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如何才能规模化的解决社会问题,是很多公益人关注的命题。那么,在推动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进入攻坚战的当下,如何才能解答这一命题呢?
这个问题即将有一个清晰的答案。本月即将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11月22日-23日)上,业内知名的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将联合多家机构发布一个新产品,汇集海量资源吹响公益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的号角。
开发优质的公益项目,以更好更多地解决社会问题,是每一家社会组织投身公益的不懈追求。没有好产品,社会组织解决问题就缺乏活力;有好产品,社会组织资源有限也产生不了倍增效应,更谈不上规模化地解决社会问题。事实证明,没有好产品,公益服务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就大打折扣。我们既不能让公益好产品“藏在深山无人识”,也不能让社会组织因为没有好产品而空留一片丹心。
推动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攻坚战,乃至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都要求有大量的公益好产品。各个地方都在寻找适合当地情况的公益好产品。寻找公益好产品并使之兼善天下,可以让社会组织、社会价值投资、政府、民众等多方共赢。比如“免费午餐”项目、比如“母亲水窖”项目,一旦有更大量的资源进入,那其效果绝非目前之态势,而是能规模化地解决更多的孩子的午餐问题,更多贫困地区的饮用水问题,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应。
与一般的投入不同,公益项目具有“溢出效应”。众所周知,在公益好产品上投入,一旦成规模化发展,其社会效益能够带来裂变。如果没有希望工程,可能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无学可上;如果没有免费午餐,国家也不会那么快地投入160亿元。
目前,我们有很多的公益项目和产品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公益产品虽然很适合被复制,但由于资源不共享,“藏在深闺无认知”。有的公益产品在当地就做得很精彩,但因为有“小而美”情结,当地资源对接不上。有的社会组织规模可观,有好项目就可大展身手,但因为不知何谓“好”,运行成本高,造成资源浪费。
制约公益好产品扩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不懂传播、不擅资源整合等,但缺乏一个平台是最大的障碍。你说这个项目是公益好产品,但这个“好”谁说了算?需不需要认证?怎样才能筛选出一个真正有需求的公益好产品?有了公益好产品,怎么才能推广出去,谁来整合资源?好产品的推广,政府是最大的买家,那么如何与政府沟通,怎样让政府相信你的公信力?当然,有的社会组织比较封闭,固守本位主义,“只愿意学习别人的、不愿意被别人学”;也有的会瞻前顾后不敢推广,怕承担风险,怕砸了“牌子”;也有的思想陈旧,走不出自成体系、自我发展、自我保障误区。这都是好公益平台面临的挑战。
公益好产品是全社会的财富,不能藏着掖着,而是应该被大张旗鼓的推广开来,不怕大,就怕不够。因此,打造一个好公益平台,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公益实现大跨越的必须。我们期待,有眼光有担当的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能够响应社会需求,抓住时代脉搏,搭建起的社会组织与公益好产品之间的这座桥梁,能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让公益规模化的解决社会问题成为可能。
(作者为善达网执行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