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一家资助型基金会,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以支持民间公益发展为使命。通过资助的“杠杆”,撬动民间公益机构发展与成长,同时改变了项目所作用的群体。
我们推出一组来自南都资助机构一线的现场报道,这些报道呈现的变化,在中国每个角落都生发、壮大。无论是雅安的廖阿姨,还是上海的蔡先生,无论是四川社会组织的爆发增长,还是洞庭湖上渔民的长久守护,都在呈现这个时代最微妙的变革。
即所谓“社会公平正义,人人怀有希望”。
提要:从农民到志愿者,再到成立公益机构,飞仙村的廖阿姨是怎么玩的。
廖阿姨
农民廖阿姨与公益人廖阿姨
插过秧苗,砍过竹子, 52岁的廖阿姨带我们走进雅安市芦山县飞仙村一栋震后新起的楼房,房内没有装修,简陋地只有一张地桌和几个塑料小櫈。“这是我们的临时办公室”。
这一刻,农民廖阿姨成为公益人廖阿姨,她聊起公益事业,虽然言语不多,甚至有些腼腆,但却满脸的认真的和敬业,如她颈上的红围巾一样热情。
廖阿姨是雅安市芦山县飞仙村村民,初中学历,爱好文艺的她喜欢跳“坝坝舞”,还与其他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文艺队。村里老人或孩子谁有困难,廖阿姨就会带着文艺队出现在他们面前。
飞仙村是2013年雅安地震的重灾区,当时村上来了好多的官兵和公益组织来抗震救灾。廖阿姨忙前忙后,帮官兵发放救灾物资、带文艺队给救灾官兵表演节目、照顾村上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一直在灾区帮扶群众的成都市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简称“爱有戏”)看到廖阿姨如此有爱心有责任,就吸纳她成为专业志愿者。
爱有戏来了,事情有戏了
爱有戏成立于2009年,以协力构建更具幸福感的社区为使命,立足社区,主要服务于城市社区和青少年,通过创新性的社区项目,让居民在参与中传播社区文化、凝聚社区精神、重建社区社会资本从而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雅安4.20地震之后,外地资源涌入雅安,外部专业社会组织进入灾区开展相关服务,“爱有戏”便是其中一支。
在爱有戏的帮助和指导下,3年来,廖阿姨了解了社会组织的运营方法,团队的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2015年12月17日,在“爱有戏”的帮助下,廖阿姨牵头成立了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芦山县友邻之家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称“友邻之家”)。
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主任任昌蓉
为何非要成立一家专业公益机构?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主任任昌蓉说:“外来社会组织专业能力强,极大促进了灾后的重建和恢复。但他们早晚要撤离的。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担忧本土社会组织的成长,他们数量少而且不成熟。”
张大龙说,爱有戏在进驻之初,就注意孵化、培育当地的本土社会组织
“爱有戏”副主任张大龙也表示,爱有戏在进驻之初,就注意孵化、培育当地的本土社会组织,“廖阿姨是我们的专业志愿者,有爱心,爱学习,责任心和团结能力强,是非常好的人选”。
成立机构,廖阿姨走的是“绿色跑道”
一个没有专业背景的农民如何能操控一个公益机构?大龙解释说,雅安本土组织存在数量少、能力弱、社工水平较低等问题,新成立的本土组织机构新、能力弱,难以准确地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迫切需要提升能力。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等机构提供了精准的资金支持,发挥着重要作用。
任昌蓉解释说,为了激发社会活动,鼓励本土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升他们的能力,雅安市群团组织服务中心安排了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项目开展,重点扶持雅安地震后注册成立的社会组织在100个社区开展服务工作,并配合此次项目开展,对组织登记注册资金及其他各方面提供绿色通道。
“组织注册时,市里给我开了’绿灯’,注册一个民非本来要3万元的,我们只拿了3000元就成功注册了,还省了很多程序。”廖阿姨说。
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的“雅安市本土社会组织能力提升项目”资助期限是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向“爱有戏”提供了57万余元的资金,用于支持承接雅安群团组织服务中心实施的“我爱·我家”公益机构、采购社会服务项目的本土社会组织开展能力提升计划,该批组织大多为初创期社会组织,其中就包括廖阿姨的“友邻之家”。
灾区重建,不仅仅让人住上好房子,更重要的是“精神重建”,让老百姓成为有公益心有责任感的公民,这就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任昌蓉说:“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组织成长,本就是构建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应有之义。”
廖阿姨是不是“想出风头”?
机构成立后,村里的风言风语也不少,有一段时间,廖阿姨都被村民们当作茶余饭后的话柄——“想出风头。”“想挣钱呢?”“做公益能做出啥!”
但廖阿姨的对村子里的人和事,满怀情感,工作还是风风火火地开展了起来。她告诉记者,她们机构的核心成员就3个人,她是理事长,另外两位阿姨一个负责财务,一个负责行政。
友邻之家三位负责人
从农民到专业志愿者,再从志愿者到专业者,只有初中学历的廖阿姨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尤其是机构成立后,所有的事情都要独立运作,从财务管理到人事安排,再到志愿者对接,都需要自己操心。
据任昌蓉介绍,此次入选“我爱我家”的组织共49家,大部分没有专业的社工人才,也没有实际的项目操作经验,也很少有跟基金会合作的经验,大部分机构也没有外部的专业支持力量。
干活时,手边放一本《新华字典》
“幸亏有‘爱有戏’的帮扶,要不然我们可搞不了这个(机构)。”廖阿姨告诉记者,从机构注册到写项目计划书,从组织活动到项目实施,她们现在基本都上手了。
“爱有戏”员工周驭让自震后就一直驻扎在雅安,他说,廖阿姨等人对公益事业非常热心,一心想做好机构和项目,“但在机构和项目方面没有经验,目前机构内部管理出现极大挑战”。
周驭让与飞仙村的老人交谈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运营一家公益机构。值得表扬的是,廖阿姨每次发微博,或是写报告,手边都会放一本《新华字典》。真的很让我们感动。”周驭让说,现在不管是发微博,写活动报告,还是项目计划书,廖阿姨做得都有板有眼。
村里的孩子和老人开心了
目前“友邻之家”承接的主要是雅安群团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服务的“我爱 我家”项目,周期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服务人群是村里的老人和孩子。
廖阿姨介绍说,“友邻之家”现在主要开展有两个活动,一个是“四点半课堂”: “每天下午4:30-6:00,大约有15个小学生来到这里,我们或带他们做游戏,或帮着辅导作业,有时还请专业志愿者进行科普。”
“友邻之家的‘四点半课堂’实现了学校、社区和家庭的无缝对接,是个很不错的项目。”周驭让说,上小学的孩子下午4点半放学时,很多家长还在忙活着,孩子放学后去哪儿成了难题,而不收费的 “四点半课堂”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飞仙村的乡村牌局
“友邻之家”的另一个项目,廖阿姨称之为“老人公益茶会”,她们把村里老人组织起来,定期聚在坝坝上,一边喝茶,一边看表演。“其实这是一个村民们交流的平台,谁家老人有啥困难,我们能很快知晓并帮扶。”廖阿姨说。
廖阿姨火了,她还是闲不住
廖阿姨火了,也吸引了村委会的目光。起初,村委会也怀疑她们在“抢活干”,但在了解了“友邻之家”的作为后,村委会不但没有排斥,反而会提供必要的资源帮助她们开展活动。
廖阿姨说,她没想做“多大的事业”,她的脚跟儿仍然扎根在飞仙村的土壤中,她的公益也是。
在飞仙村,廖阿姨依然忙着照顾老人和孩子,偶尔帮忙照看一下自己的外孙女。别人劝她,都这把年纪了,该歇歇了,但她就是闲不住。不做志愿者,不做公益,她就不舒服。对廖阿姨来说,“不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多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