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四月,从霾都奔合肥,走一线,恰好与“24城”的伙伴同行。在行走和亲历中,总有些思维的碎片会在脑中不断来回地跳跃翻滚,尽管还原未能体系成型,暂且先纪录一二。
一
我一直认为,中国社会部门的研究中,由于特定发展时段,我们因对公民社会的憧憬进而聚焦到NGO,大量的力量也就着眼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中。我们缺少“philanthropy”的研究和视角,从各大院校的学院名号,到课程的模块设置,基本可窥见一点端倪。这并非说有什么不好,只是我们还较少以基金会作为一个群体,从产业价值链的分层中去认知其价值作用、运行机制与实践模式。当然,这也是有特定的原因,基金会本就是这几年间的现象,何况真正意在资助的寥寥,大量的基金会内核就是一个运作的NGO。就算是要做资助的,也局于这一组织类型的极短历史,还没有足够的人才、知识和经验储备,所以一切都是现在进行时,做中学、学中做,是目前的常态。但至少我们需要意识到,这种组织形式与常言NGO是有不同的作用担当,视角手法相异,“giving”、“funding”相关应该是占据前者大量的话题比例。这且是题外话,只是在某些时候总是不自觉会泛上心来。
二
关于专业化是我们近些年频现的话题。其实面对一线伙伴,当看着伙伴们因资源短缺而不得不跟着资源走的现实,你还讲专业化,有时会感觉不忍和无力。但是否因为这样,我们就不要谈论专业化?当然不是!我所认为的专业化,其内涵是指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有一套内在的规范流程和方法。至于它是否非要冠之以“变革理论”、“逻辑模型”之类的名词,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工作中,要有这么个思考的过程,哪怕稍微是几分钟的停顿思琢,这都有可能让大脑在未来形成一个有意识的反射,最终生成一种习惯,其意义和价值比口头直呼几个名词来得更大。对项目设计,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从终点去倒推起点,从意欲实现的成效来推导需要投入的资源,久而久之,我们就有可能慢慢训练、积累和形成项目设计和监测的能力。凡事总需要有最初开始的那一下,这就是可能带来巨大变化的“原动力”。
三
《草根慈善》一书在国内很受推崇,从去年底至今的短短数次会议中,多次场合听人提及,我感受到的多是以之来作为对国内当前资助实践的反证。该书我在地铁的一个通勤来回中也快速地翻阅过,确有击节赞叹时刻。但对其在当前阶段的倍受推崇,我还是抱之以冷静。其实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请问一个拳术初习者想达到自如打出迷踪拳法,会是需要怎样的一个过程?该书的作者是一个有着数十年NGO与基金会从业和管理经历的老手,资事万千,阅人无数。凡此种种,无不是成就其迷踪的修炼法门。当其最后面对一个受助方时,过往所有的一切信息经验精粹,能让他在瞬间组合出全垒打的一击。在商业管理科学领域,也有战略到底应该是一种科学筹划,还是一种艺术心法的争论,迈克尔?波特与亨利?明茨伯格,到底谁更胜一筹?其实在我看来,两者各有各的理。从最初的原始心法,达成最终的“从心所欲”的艺术心法,期间需要的不恰恰就是反复的科学筹划和提萃吗?不断辩证演化的上升螺旋之螺旋不就能很好地作出说明?前面所提的专业化,其实亦同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