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兼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杨晓东一行4人莅临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进行调研和指导工作,与基金会就“社会力量参与灾害应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彭艳妮、高级项目总监宋波详细介绍南都参与灾害应对工作的情况。据悉,南都参与救灾始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地震发生后,南都紧急安排1000万元专款设立“5·12灾后重建资助项目”,用于资助民间公益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2010年4月,为应对频繁的自然灾害,南都设立常数为1000万元的“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民间组织开展灾害应对工作;2011年6月,南都在调研及总结2008年以来灾害应对的经验基础之上,提出“社会损失”的概念,并随后总结出南都的救灾策略“正面灾难观”。
经过几年的探索,南都救灾工作思路已初步成形:在灾难发生时支持社会组织的联合救援行动,推动民间力量的有序有效参与,如420成都公益组织420联合救援队、基金会救灾协调会(逐步转到日常);在灾后,支持本土社会组织开展灾后社区服务及重建工作;日常(即资源的低谷期)期间,通过行动学习网络的方式进行救灾人的支持(能力建设)及行业知识积累。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南都已资助民间公益组织参与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望谟水灾、彝良地震、雅安地震、岷县地震、鲁甸地震等救灾工作,与130余家民间公益组织合作开展了200多个救灾相关项目。
听取南都工作介绍后,杨晓东副司长肯定了南都的救灾模式,并透露民政部已成立协调服务中心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
链接:
南都正面灾害观:南都的应灾策略应该基于一种对灾害正面的认识,我们应该看到灾害是人类所需要面对的正常生存挑战之一,这一挑战为人类的智慧、能力、人性的瑰丽提供了机缘、动力和展示舞台,可以说人类文明即是在回应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种挑战中构建起来的。灾难并非自然而然地彰显其正面的意义,如果我们忽视了,或采取了缺乏正确理念的援助、疗愈、援建行动时,社区不仅会遭受灾害的直接伤害,还可能遭受不当援助的伤害,即所谓的“社会损失”。如我们认识到了并正确地应对,则有可能在体制层面、灾害应对的机制层面、文化层面等进一步创新和进步,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即“非物质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