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专栏-一篇文章读懂社会企业-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一篇文章读懂社会企业
2015-11-16

今天,公益与商业,非营利与营利,社会组织与商业组织,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不是那样泾渭分明,更不是水火不容了。免费的商业+收费的公益,这种颠覆式的社会创新,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新可能性。

1447682167607332.jpg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在2015香港社企民间高峰会开幕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这是我是第二次参加香港社企峰会,上一次是4年前的2011年。这4年来,香港的社会企业发展一直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特别是如何吸引私人资本为社会企业发展所用,非常适合内地的实际。最近看到《社会创业家》传播一篇文章,标题是《这本书,能催生出千百个成功的社会企业》,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给张瑞霖兄黑暗中对话一书所做的序,我原来用的标题是《社会企业实践者和研究者必读》。

近年来,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在内地骤然升温。今年6月,首届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暨联盟大会在深圳举办,原定规模500人,结果来了800多人。去年11月,我在英国社企政策对话会上放言:"未来5年,中国有望成为社会企业世界第一大国"。

希望在座各位社企伙伴、投资界朋友听了我今天的发言,会相信这不是吹牛说大话。

中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大国,也是一个面临诸多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的问题大国。许多事情,政府该管管不好,NPO想做做不了,企业趋利不愿做,使得社会问题积重难返。社会企业是为着解决社会问题而生的,面对社会问题的痛点和面临三个部门都失灵的困境,天降大任于斯。所以说,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是历史使命的呼唤。

今天,中国政府面临着两大压力,一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压力,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和养老领域。以养老为例,市场需求100,市场供给仅为10,市场需要1000万养老护理员,目前合格的仅为30万;第二是经济下行的压力,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创新驱动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少防止急速下滑。

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热词;公益创投、慈善信托也上了国务院会议;政府加快推出公私部门合作的PPP,建立"惠而不费"的公共服务发展新机制;在鼓励和保护民办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投资方面,国务院优惠政策频频出台。宏观环境为社会企业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条件。

从市场需求层面看,据权威研究报告,在未来5年内,到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8万亿人民币,是当前市场供给量4500亿的18倍;医疗健康产业规模也是8万亿;民办教育,包括民办大中小学、学前教育、远程教育和各类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在3万亿左右;环保产业产值将超过5万亿。还有普惠金融、扶贫产业、有机农业、残疾人就业和家庭服务业等,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公布的PPP项目总金额就达2万亿,其中包括大量的公共服务采购。

未来5年二、三十万亿的社会投资,将刺激数万家、乃至数十万家社会企业的生长。这是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我相信,这也是包括香港在内的、有良知的私人资本投资的绝好机会。

社会企业的发展还有一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球背景。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协同共享的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带动了市场创新,进而推动了社会创新。

我从20年前开始研究互联网,1998年,在国务院信息办指导下,我所在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了三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我是大赛组委会主任。在这时,我发现了互联网的秘密。在一次与搜狐张朝阳的对话中,我说:"你们拿了风险投资,给用户提供的却是免费服务,在我眼里,你们就像一家公益机构"。阿里巴巴也是免费给数百万人带来创业、就业机会,我曾说,"马云最公益,所以马云最赚钱";现在,利用腾讯微信平台,2分钟就能免费开通微店,微店注册用户已超千万,每天营业额超4亿,直追淘宝。只需一部智能手机,退休老人可以老有所为,小学生可以自己挣钱买书,残疾人在家动动手指头就能自食其力了。还有,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成为返乡创客,发起再造故乡的新上山下乡运动。

互联网经济的秘密是,遵循信息产品共享性的规则,用公益的手段做商业;而社会企业的秘密是,遵循解决社会问题有效性与可持续性的规则,用商业的手段做公益。今天,公益与商业,非营利与营利,社会组织与商业组织,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不是那样泾渭分明,更不是水火不容了。免费的商业+收费的公益,这种颠覆式的社会创新,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新可能性。

1447682218107192.jpg

今年6月,杭州发生Uber司机遭受钓鱼执法包围市政府的严重事件。Uber公司发出一条指令,要求司机配合政府,立即撤离现场,说"我们不得不通过GPS定位,对继续逗留现场的车主立即取消合作,以配合公共秩序安全"。这些司机接到指令后一窝蜂撤离,结果撤离道路发生了严重拥堵。看到这条消息,我立即发了一条评论:地处美国硅谷的Uber公司帮助中国政府维稳有高招。

当今世界,无论是互联网+,或是+互联网,无论是公益、商业还是社会企业,只要它实实在在带来了社会创新,节约了社会资源,解决了社会问题,我们就要欢迎和支持她。她不赚钱,但有效创造了社会价值,要支持;她创造了社会价值,同时又赚了钱,还分了红,还能让资本流动起来,吸引更多的投资把商业模式做大,让更多的人收益,我们更应该支持。

在社会企业领域,有一个分不分红的观点分歧,姑且把它看成社企投资分配模式的左、中、右之辩。左派认为,社会企业不能分红,最多可以按原值收回投资;中间派主张有限分红;右派则认为社会企业就是企业,是否分红完全由投资人决定。我持右派观点,而且4年前参加香港社企峰会时就抛出了了右派言论。

社会企业作为企业,要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实现财务的可持续的目标,保持三重底线,已经难乎其难,不宜再有其他捆绑。就我对中国内地社会企业的观察,如果附加"不分配利润"的标准,几乎不可能发展。其一,这类社会企业只能靠捐款或变相捐款投资,私人资本进不来,股权不能流动,无法吸引私人资本投资、进而无法满足社会和民生需求;其二,这类社会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上形同公有制小企业,加上道德捆绑、道德审判,让你无法放开手脚—如同瑞霖兄所言:"社会企业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比一般企业更高,照理应该付给更高的薪酬"。如果这么办了,人家会不会说你挂羊头卖狗肉,早把利润分掉了;其三,不分配利润意味着企业财务压力降低,产品成本、价格不真实,"做好事"的道德自慰,削弱了竞争动力和产品品质,低效率可以原谅,亏损了还可以再找捐款。我们知道,市场最重要的机制是优胜劣汰,社会企业的淘汰率按理说比一般企业更高。但许多NPO式社会企业却在逃脱淘汰,活不好,死不掉,长不大,做着做着,又做回了NPO。在内地,由NPO转型、主张"不分配利润"的社会企业,大多如此。

在英国,社会企业同样面临着所谓"资金黑洞"。英国社企联盟2011年发布的《成长中的社会企业:社会复制调查》。通过对20家有社会特许经营计划的社会企业的深度访谈发现:因其商业特性,资助方不愿给予捐赠;因其特许经营社会特性,资本市场望而却步。最新发布的《2015年度英国社会企业调查报告》称:39%的英国社会企业认为缺乏资金支持是制约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而主流中小企业受此困惑的只占5%。

下面举一个国内案例。浙江绿康老年医院是一家专门收治失能失智老人的民办医院,建院7年,收治老人700多人。面对市场刚需,供不应求;又受限于非营利的民非体制,无法做大。去年,医院改制为企业,引进风险投资。一年内,医院服务规模翻翻,服务质量提升,投诉率下降,成本下降, 效益提升。可望明年上市。同时报告一条消息,深圳残友集团也有三家子公司正在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最近中国慈展会推出的社会企业认证办法就规定社会企业可以分配利润。

私人资本投资社会企业,唯有把企业做得更好,才有利可图,这符合资本的逻辑,也合乎中国商业文明传统中"义利并重"的思想。孔子说过:"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宋代浙东学派陈亮说得很直白:"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永嘉学派叶适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与今天融合科技、商业与慈善的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运动,都是穿越时空的人类智慧闪电,让我们一起用心灵来感悟、用双脚双手来身体力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