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发布会现场。新华网 张龙 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7年9月12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部长周济介绍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周济:促进教育公平 保证贫困学生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周济】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同志们: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生活问题,牵动着整个社会,新闻界的朋友们一直非常关心,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绩巨大,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方向正确,为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学子提供了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机会。过去这些年,我们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等。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能够上好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同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职业教育阶段,设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些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周济:新资助政策体系将“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
【周济】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行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表述:“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具体地说,今后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其中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我国高等教育从此将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将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国家助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校减免学费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体系。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将使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最近几个月,为了推进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落实,按照中央的部署,财政部、教育部积极配合,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新的资助政策推进工作顺利,各方面反映良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教育工作。就在几天前,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中南海召开,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代表,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教育在推动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指出要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总书记的讲话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周济:农村教育还是最薄弱环节 将努力提高农村教师质量
【新华社记者】我们国家这两年提出教育公平的理念,最突出的体现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近年来农村教育的确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您认为工作中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
【周济】非常感谢你提出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第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因为农村教育量大面广,影响广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人数多达一亿五千万,要把我国建立成人力资源的强国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离不开办好每一所农村中小学,办好农村教育对于推进教育公平、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都有重大意义。
所以2003年国务院就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召开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作出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决心用更大决心、更多财力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这几年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一是加快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到今年年底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要完成,农村中小学远程义务教育将要完成。第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教课书本费和补助寄宿费,这项政策惠及了一亿五千万的贫困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所以广大的农民群众高兴得说“种田不纳税、上学不交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第三把农村义务教育全国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政府承担起义务教育的全部责任,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四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法,对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总之这些重大改革措施和新的制度改革,使得多年来影响和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的教育还是最薄弱的环节,要想实现农村的义务教育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实现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奋斗。
所以,今后我们要把更大的努力放在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好学的目标上。一方面继续加大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但是更重要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努力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老师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
周济:要让最优秀的人来当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待遇问题
【美国CNN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政府投入了很多力量发展中国教育,但是我不是特别理解为什么我们在面临这么多挑战、克服这么多困难当中,对于每一年要表彰这么多教师,教育部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提高教师的工资和他们的生活水平?第二个问题,中国现在正在致力于把自己建设成一个创新型国家,但是我们国家所能提供的这种教育方式,有些人称之为“填鸭式”教育方式,是否能够使中国达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目前大学考试的方式是否是正确的,是否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周济】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对于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中国有一个良好的传统就是尊师重教。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体人民群众又是对教育高度重视。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他强调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要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这些年教育投入不断的增加,今后还要继续快速的增加。
教育投入的主要部分实际是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收入和待遇。因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所以,你刚才提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们要继续的把教师的待遇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
所以《教育法》、《教师法》和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都规定了教师的收入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收入水平,这是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一点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大家为了孩子的成长,都希望有最优秀的人去当老师。要让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来当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待遇的问题。我们看到中国还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有两亿五千万学生,一千四百多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这是非常巨大的数字,所以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努力,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
周济:既要使孩子们得到资助也要让他们能有健康的心理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记者】现在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方式很多,有政府提供的、有民间的、有基金会,请问周部长,现在有没有一种机制让学生很快获得这些信息,及时的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帮助?
【周济】您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次中央下决心建立了一个资助体系,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当中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也动员和欢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努力,形成这样一个资助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政府投入为主,这是指非义务教育阶段,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两千万左右。同时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各界大家一起支持帮助广大孩子们能够圆上学梦。政府是最大的“圆梦人”,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一起帮助孩子们圆梦。所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资助体系。据我们了解社会各界都非常热心,包括地方上的各级组织,还有很多慈善机构,大家都在共同做这件事情。社会各界大概能够资助到数以亿计的款项,好的情况到十几个亿,这样整体形成国家的资助政策体系。
社会资助虽然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非常重要,因为它体现了我们整个社会的一份爱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氛围非常重要。当然我们很希望社会赞助也会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整个资助就包括了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及社会资助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我们要把这个体系建设成一个好的信息系统,把这些信息告诉孩子们,让大家有一个充分的交流渠道,让孩子们都知道怎么样能得到资助,资助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样会使得社会更加关心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正在进行过程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问题要处理好,有很多政策性问题,要使得孩子们得到资助,同时能够有健康的心理,能够更加自立自强,健康成才。
举个例子,有个教育基金会,教育基金会要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所有的社会捐助都进行登记,根据捐助者的愿望要跟踪学生的情况还是委托基金会来做这个事情,分别进行登记。在网上公布的时候,也要告诉学生这个资助者是愿意跟踪的还是不愿意跟踪的。学生申请完得到资助后,有些愿意跟踪的,学生也愿意被跟踪的,可以建立长期的资助关系。有些委托基金会来做这件事情,学生也喜欢不直接联系,这样也可以。所以应该整个社会大家同时关心这件事情,同时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健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