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北京专电未来的教育,如何优先发展?这是我这几天一直在想的问题。在接受中安在线记者专访时,安徽十七大代表程艺兴奋地说,教育一定会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品位的民族,文化发展,社会进步,都需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如何优先发展?优先发展不能停在嘴上,那么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得教育能够优先发展?总书记在8月30日接见教师的座谈会上有段讲话,那段讲话他讲的很清楚,一个是社会的各项规划要优先把教育规划,其次是政府的财力要优先支持教育发展,第三个是各类资源要优先倾斜于教育和各类人力资源的培训上。这就指出了教育如何优先发展的方向。
在谈到义务教育的问题时,程艺代表说,从2007年开始我们免除了义务教育的学杂费,但是还只是我们开展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义务教育涉及到我们全省大概800多万人口,从1年级到9年级的学生,那么现在开展的工作只是一个初步,还有很多特殊的群体需要我们考虑,我觉得对安徽来讲,农民工子女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毕竟我们安徽农民进城务工在本省区域的不是数量很大,大约只占到整个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25%,对于这25%我们仍然很关注,我们建了些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应该从我们的观念入手,不管这个孩子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大家应该一视同仁。也就是说,只要他是一个正规的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他为这个城市做了贡献,甚至还有缴纳了一定的税赋,那么他的子女就应该在城市享受教育。所以我想这就是下一步把城市学校的大门向更多农民工子女开放。相对于农民工来讲,但是我们觉得安徽可能最大的问题还是留守儿童的问题。
可以想象,那75%农民工到了外省去打工,由于路途遥远,他们有可能就把孩子留在了家乡,这个数据到今天我们都不是很清楚,估计大约有400来万,也有人说是300多万,反正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这些孩子比农民工子女教育更困难。因为他们没有父母的监护,缺少了家庭的亲情,完全靠学校来管理,这远远是不够的。所以我觉得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说到底是如何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问题。而未成年人保护法除了学校、社会之外,家长是一个核心。也就是说我们今后的农民对自己的子女要考虑的问题是当他们希望出去务工的时候,首先要想到如何把孩子安顿好。随着经济的发展,我想我们的农民工开始逐步的有条件做到这一点,但作为社会、作为政府来讲,我们要给这些孩子创造更多更好的环境。所以我们办了些寄宿制的学校,我们在学校开展“代理妈妈”、“代理爸爸”的活动,我们加强了和在外的做为父母的这些农民工的联系,有的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装了可视电话,或者贫困地区起码装一部电话,让孩子能够经常听到父母的声音,能够感受到家庭的这种亲情。但是这项工作现在仍然是初步的,如果这批孩子的教育脱节,仅仅是教他语文、数学,如果从做人、从亲情这方面有所缺失的话,这些孩子成长起来后将会对社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对于我来讲,我认为既要关心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又要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加强职业教育,是程艺代表关注的又一个问题。他说,职业教育是经过了一个大起大落又再起的这么一个过程。因为过去我们国家传统的职业教育还是比较发达的,因为那个时候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匮乏,那么后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急剧膨胀,对职业教育带来了一些冲击。我认为除了这个影响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职业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所以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职业教育走入了一个低谷。
随着这几年职业教育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职业教育的上升幅度非常快。目前我们全省在校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大约有70多万。
今年我们将要招收30多万甚至达到40多万。那么从整个教育结构、从整个人力资源结构来讲,实际上当孩子初中毕业之后,接受过义务教育之后,不能够都去涌向普通高中,必然要有一部分根据他们个人的能力,他们个人的特点,要接受职业教育。而接受职业教育并不是一件坏事情,现在很多地方的用工已经出现了困难,那么过去我们老说上海、苏州长江三角洲这些地方用工出现了一些困难,现在这种困难已经波及到我们安徽省,在合肥,在马鞍山,在芜湖,普通基础工人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职业教育从市场这个角度来说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一方面,我们职业教育自己注重强调的是它的结构的调整,也就是职业教育究竟要培养孩子干什么,就是培养孩子的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希望在培养的过程中他们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今天的中等职业教育和过去一个师傅带徒弟来讲,师傅带徒弟也是学技术,那么现在一个是批量生产,技术方面、条件保障方面更好,第二个是比起师傅带徒弟,它更多了一层文化,也就是多了文化素质的提高。师傅带徒弟如果师傅的素质很高,徒弟的可能受到一些影响,那么潜移默化也回提高徒弟的素质。如果师傅是一个素质不高的人,虽然有一些技能,那么可能会影响到徒弟。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既要教会孩子的技能,同时也要使他们在学的三年之内能够了解社会,接受社会,学一点文化,使得他的整体素质、涵养能够得到提升,我想这样的技术工人,恰恰是我们今后社会所需要的。谈到教育均衡,程艺代表认为,教育均衡问题是一个导向性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观念,不能够泛化,不是说什么东西都得均衡,什么东西都得公平,好象每个人都能上他想上的大学,这可能做不到。或者把所有的大学都办成一样的也做不到。我们指的公平是起点上的公平,人类社会之所以有发展是因为有竞争,但是你要给每个人在他面临竞争的时候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提供一个公平的起点,这就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叫做起点公平。
那么这点体现在9年义务教育上,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是未成年人,要尽可能使他们享受到一个大体相当的教育,今后他面临社会的考验,面临社会的选择,由于社会的多样性,他可以上这所大学,也可以上那所大学,那么他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竞争。那么这样我们社会才能不断提升,所以我们现在公平和均衡的重点是在义务教育上。铜陵的做法是我们全国一个很成功的经验,花了10年时间。在10年前他们就注意到不能一味地去做重点小学、重点初中,不能搞这种亮点工程,应该考虑教育资源应该惠及到更多的青少年。现在省政府出台了一个文件,希望我们在三年之内能够做到区域内的大体均衡,所谓区域内也就是在城市范围之内,不要让孩子为了上一个好学校从城北跑到城南,不要让有些个别学校的择校生、借读挤破脑袋。希望能做到区域内的均衡,在这点上,合肥市在这两年内花了很多工夫,做得相当成功。可能大家都感觉到是不是体现在168联合起来招生上,这个不是最主要的,这个就是想扩大一些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我觉得他们做的最本质的一件事情是重新建了33所小学,在当每个开发商开发每所住宅小区的时候就必须建设一所配套小学,那么这些学校的建设是规范的,要求是一样的,质量也是相当的,所以这就使得我们在任何一个小区居住的孩子他不需要远距离的借读或择校。这就是资源的公平性,使得孩子能够在一个非常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教育,而且接受教育的程度大体是相当的。
我去看过这样的三所学校,应该说整个教学条件,教师的整个精神面貌和教师的质量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合肥市没有在这33所学校中间去选什么重点学校,评什么优,他们希望这33所学校和过去其他一些已经存在的一些学校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保持同一个质量。在我们全省、各个市都有一些相当好的做法,所以最近媒体可能也注意到像这种中小学择校,我不敢说没有,但是比前几年有较大的缓和,所以社会的注意力也开始逐步淡化些,不像过去每年一到新生入学的时候可能是家长最头疼的时候,也是社会议论最多的时候,我想有三年的工夫我完全可以做到区域内的义务教育的大致均衡。第二个均衡是难度更大的问题,就是城市和农村的均衡。由于我们国家过去历史的原因,就是城里人和乡下人就是不一样,就导致了所谓的农转非就变的那么时髦。从农村到城市变得很困难,出现了农民工子女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这是我们未来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是教育的均衡并不是说把好的教育资源削平了去填一些差的教育资源,而是希望把差的教育资源水平提升上来,能够赶上或者接近好的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就是国家在实行两免一补的时候首先从农村做起,首先就是要把农村孩子的学杂费免掉,并给予大量资金的投入,然后逐步延伸到城市。我们安徽省做的比较超前,我们是城乡同步实行两免一补,但是安徽的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而农村的重点在皖北,如果我们能够把安徽北部农村的义务教育水平提升上来,我相信安徽的义务教育一定是均衡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