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2日讯 “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新公民计划招标建设10所新公民学校,每所资助资金150万至200万人民币;招标新公民计划公益项目资助额500万元人民币,每个项目资助额不超过20万元,特殊情况下可增加至30万元。未来5至10年内,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将捐建100所新公民学校以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是在7月12日做上述表示的。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自12日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非营利组织承建新公民学校,招标资助关心农民工子女成长的公益项目,这标志着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实施的以改善农民工子女成长环境为宗旨的新公民计划正式启动。未来10年,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用于新公民计划招标项目的资助资金总额将超过3亿元人民币。投入巨资以招标方式资助公益项目,这在中国还是首次。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2000多万流动儿童,2300多万留守儿童。据中国社科院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将达到3.5亿,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将达到1亿。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心理健康、道德发展、贫苦等矛盾和问题十分严重。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2003年调查表明,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全国有近100万流动儿童处于失学状态;流动儿童上学超龄现象严重,9周岁还在上一年级的占19.7%。农民工子女的失范行为较多,犯罪率较高。据新华社每日电讯报道,上海市少年管教所在押的未成年犯上海市籍与外省籍的比例,2000年为6:4,2005年猛增至3:7。这7成少年犯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只占未成年人口的10%,而无论在城市或是农村,这个群体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一些地区高达50%以上。2003,国务院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不仅对农民工子女个人的一生有不利影响,而且对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也将产生严重的后果。为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环境,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决定实施新公民计划。该计划由新公民学校建设项目和新公民公益项目组成。
为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政府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政策。然而,由于农民工子女规模大、流动性强、公办学校办学成本高等原因,公办学校无法完全满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需求。2006年北京市教委统计表明,在总数约40万包括农民工子女在内的外来户籍儿童中,公办学校只接纳了62%,尚有十几万流动儿童(主要是低收入的农民工子女)就读于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这些民办学校为缓解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投入低、教师报酬低和主要属于私人投资办学难以得到政府补贴及社会捐助,多数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新公民学校定位为非营利、平民性与高质量。平民性指的是面对农民工家庭收入低的现实,确立务实的办学标准。希望通过建设非营利、平民性、高质量的新公民学校,促进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相互补充、良性竞争的局面,让农民工子女人人有学上、上好学,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新公民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还可为那些愿意直接捐建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企业提供借鉴,引导公众与企业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成为自希望工程之后的社会捐资助学的新潮流。
与公办学校由政府举办和管理、资金全部来自财政拨款不同,新公民学校由非营利组织举办,由独立的校董会管理与运作,通过社会捐款、政府资助、学生缴费等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形成民办公助的办学模式,资金使用效率高,办学成本相对较低。与私人投资的民办学校不同,新公民学校是非营利性的,捐赠人和管理者不能从中谋取任何收益分配,学校没有营利冲动,能够将资金更好地用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获得社会公益资源与政府公共财政的补贴,从而实现学校高软件(师资和教育质量)、中硬件、低收费的运行目标,让农民工子女获得有质量的公平教育。
责编:李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