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让“正常人”来做公益-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
  •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 南都微博
让“正常人”来做公益
2011-07-18

一条微博引发的思考

2011年6月24日晚,与公益界的几个朋友聚会,大家聊起了公益从业者的待遇问题,很有感触。6月25日晚9点37分,我在新浪发表了一条微博:

@刘洲鸿:与几个公益界朋友聊天,说到现在公益行业薪酬太低,年轻人找不到对象,有的怀孕好几个月还跟女友睡一张床。有人说公益从业者应该免交个人所得税;有的说经济适应房应优先考虑公益从业者;有的说要建立公益从业者救助基金。我说我们不要自我矮化,关键是公益行业整体薪酬应该提高,而不是想着被照顾。

微博发出后,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有800多条转发,300多条评论。一直到现在,还有人不断转发和评论,截止今天(7月12日)转发了近954条,评论近381条。

归纳参与讨论者的意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不理解“有的怀孕好几个月还跟女友睡一张床”的意思。这一方面是由于微博有字数限制(每条限140字以内),表述不是很清楚,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人对公益人士的艰苦情况不知情。很多年轻人结婚了,可是没有条件住在一起,两个人都和各自的兄弟或者小姐妹住一屋分摊房费省钱。

第二类是认为做公益应该就是奉献,不应该有工资,更不用说合理的待遇。这种观点混淆了公益职业人员和志愿者。如:

@加糖的coffee: 口口声声做公益,现在叫苦,说工资低~!这叫什么?公益本身就是种牺牲~!如果你无法承受 那么请退居外线 让有能力的人去做~!如果你还没理解那就好好继续学习!

@帝都里的丁丁猫:本来就是志愿服务。应该是生活无忧的人去做这事儿。

@陆宇驰干公益首先要有公益人格,为薪酬去干的趁早别干。

@speed_hihigh:专业做公益,本来就是有钱有闲的富太太的专利,没钱的就好好工作赚钱,心里有公益就可以了

第三类认为公益行业是一种职业,从业者也需要养家糊口,应该得到合理的报酬,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公益行业也才能发展。如:

@王艳君儿:任何一个行业想长期发展都必须考虑人才的合理薪酬,职业发展路径等问题,公益也一样。

@彭艳妮:说得太对了!公益行业要健康发展,整体薪酬水平必须提高。公益是职业。如果只靠奉献,做公益的人到头来就要成为被救助的对象了。这需要行业共同努力。

@丹薇:做公益的人生活有保障,才能不疲于生活压力,才能在公益路上走得从容,才能有贵气。这种“贵”,非“富”,而是平和的心态,自信的气质,自由的灵魂。(6月26日 11:35)

在讨论待遇的同时,有人还进一步讨论了公益行业透明度的问题:@袁岳:公益界也有国民之别,苦乐鸿沟,黑箱和白板两类。(6月27日 06:55)。此外还有讨论公益行业的政策环境问题等。

相比我发的其他微博,一般转发或评论能达到10的就算多的了。这条微博受到如此大的关注,引起如此热烈的讨论,始料不及。我想这说明公益从业者的待遇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

公益行业招人难,人才流失严重

2010年10月,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一起,对中国公益组织人才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发布了《中国公益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1]。研究大约问卷调查了5000多家公益组织,有效问卷450多份,以民非、社团为主,另外也包括一部分基金会。需要说明,能够找到联系方式并接受调研的组织,本身就是相对比较活跃、发展较好的机构,尽管如此,研究还是发现,公益组织在人才发展方面很不乐观。

公益组织在人才发展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是公益组织招人难。调研发现NGO招人难是普遍问题,尤其是草根NGO。而对资源相对充裕的非公募基金会和公募基金会来说这个问题好得多,受访的公募基金会甚至表示招人没有困难。总的看,52%的人认为招人很难或非常难;42%认为不太难。难易程度排序为(比例为很难和非常难之和):工商注册(62.9%)、未注册(60.3%)、民非注册(55.1%)、社团(43.2%)、非公募(25.0%)、公募(0%)。

第二是公益人才流失严重。研究发现,草根NGO和社团当年有员工离职的比率均在60%左右,均较高,而基金会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的比例最低,只有18.8%。

离职的人中,只有不到3成的人继续在公益领域(其他公益组织23.8%或公益创业4.6%),7成以上的进入了政府(17.7%)、事业单位(16.2%)或企业(37.7%)。

第三,相比较而言,发展型人才最为缺乏。操作型岗位和支持型岗位人员比较完善,80%的组织都具备;但发展型岗位中,具有专职筹资或公关传播员工的机构只有45.4%,有研究人员的只有30.1%。

待遇低是公益行业人才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

公益行业人才发展困难的首要原因是待遇低,发展空间小

研究发现,NGO整体水平低。与在政府、企业同等能力水平的人相比,67.2%的人表示收入要少很多或少一些。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NGO从业者的月薪收入在5000元以下,约占90%(其中无固定收入和月薪资在 1000元以下的共占18.4%;1000-2000元的占17.5%;2000-3000元,占25.7%;3000至4000元的占 12.9%,4000至5000元的占9%);5000元以上的有10%,。进一步分析发现,5000元以上的绝大部分为基金会。

2011年5月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年平均工资37147元,私营单位为20759元。作为私营单位的社会组织全国年平均工资为8900元[2]。社会组织月平均工资740元,仅为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43%,为非私营单位的24%。

社会组织不仅工资整体低,而且上升空间还很小。NGO高级管理人员工资低,只有27.8%工资在5000元以上,只相当于高收入行业的平均工资。

其次是社会保险差。近4成机构未给员工上社会保险;上社会保险的NGO中,五险一金都上的也不到2成。尤其是社会组织没有资格上社会生育险,生育医疗费用成了年轻人的一个很大的负担。

最后,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公益组织工作强度很大。67.0%的NGO从业者表示NGO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或比较大;20%以上的人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人才缺乏与资源匮乏,导致了公益行业的恶性循环

由于公益行业待遇低,发展空间小,而且缺乏人才支持体系,难以吸引人才,致使公益组织人员普遍存在能力差距。研究发现,现有公益人员能力差距最大的是“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公益人才缺乏,导致社会组织创新能力、专业服务能力、执行能力都不足,而这些不足又成为公益组织获取资源的瓶颈;公益组织难以获得资源,又会使公益组织难以找到优秀人才。人才缺乏与资源匮乏,形成了公益行业发展的恶性循环。

调查发现:调查的5000多个NGO中,45.9%无人接听或欠费停机;16.4%为空号,两者占62.3%,这说明草根组织严重休眠。与此同时,受访NGO机构规模普遍较小,44.8%员工在3人以下;10%无专职人员;10人以上的不足20%。此外,资金规模小:55%以上年资金规模不足50万。机构规模和运作资金的规模反应了我国NGO还非常的弱小。

提升公益行业待遇,让“正常人”来做公益

2009年7月,在第一届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上,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说,做公益的人都不是“正常人”;必须让“正常人”来做公益。他大意是说,以前做公益的主要的两类人都不是“正常人”:一类是精英型的,能力很强,即使做学者、企业、公务员也没问题,但是他/她们怀有公益理想,因此投身公益,很多做得都很成功,如地球村的廖晓义;一类是能力相对较低,无法进入政府、企业,不得已来做公益。以前“正常人”一般是不会选择公益行业的。公益行业要发展,必须提升待遇,让“正常人”——亦即是普通的有能力的人也能把公益作为一个职业选择,而不只是凭着公益理想和热情的精英或被企业和政府淘汰的“弱者”。

有人说徐永光的话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我理解他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问题的关注。近年来,虽然随着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非公募基金会行业逐渐吸引了一些人才的加入,但是人才问题依然是公益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人才又与资源紧密相关,没有资源,吸引不了人才,也留不住人才。以下是几条微博评论:

@坚家山佃户:一开始挺好玩,没钱也好玩,但是玩着玩着,就不太好玩了,你有太多顾虑。因为你还要惦记着能租一个小但温暖的屋,你还要惦记着过节孝敬孝敬爸妈,你还要惦记给爱人买个花裙子……(6月27日 09:25)

@昆良之瞳:低薪从业人员路过,一年前刚和相恋9年的女友分手,二年前进入这个圈子(6月26日 00:07)

@梁杰华:本人承认有生活压力,盖过道德追求。

提高公益行业的待遇,并不是说做公益的要拿高薪,而是说应该参照市场水平,给予公益人士合理的待遇。有研究表明,美国公益行业人员比市场部门约低10%,这个也为大家所接受,因为做公益往往还能收获更多的精神上的满足。香港本科毕业社工,进入社工服务机构工作的起薪甚至比当公务员的要高。我国的香港、台湾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服务人员都属于中产阶级,具有较好的收入,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目前在我国,公益行业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对于绝大多数的公益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公益工作既是事业,也是养家糊口的手段。而实现了财务自由、可以不拿工资专职做公益的人士还是极少数。公益人士是专业工作者,不是志愿者,大众不应该从道德的制高点,要求公益人士不吃不喝地做公益。公益人士本身也不要自我矮化,自己给自己贴上弱者的标签;应理直气壮地去争取自己应得的收入,而不是一边拿着入不敷出的低薪,另一边又去想法设法寻求照顾(如前面提到的免个税、救助基金、经适房等),本末倒置。

当然,正如@熊猫说话说的:“不要自我矮化的前提,是不要自我异化。……非营利部门……不要异化为藏头露尾之鸵。”公益组织应该自律,要提升绩效,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问责,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薪酬机制。

社会、政府和公益组织共同努力促进公益行业发展

为了促进公益行业人才建设,从而促进公益组织发展,需要社会、政府和公益组织共同的努力。

首先,要加强社会公众教育,要让普通老百姓知道,公益行业工作者不是志愿者,他们也需要拿工资;企业、老百姓在捐款的时候,要考虑公益机构也需要管理经费,理性捐赠。正如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说的:有些捐赠人希望把每一个铜板都用在被救助者身上,这显然不符合慈善组织的运作规律。其结果必然是慈善项目做不大,慈善组织做不强,慈善事业做不好 (6月29日 16:45) 。

第二,政府政策推动

政府应该解决公益组织的注册问题,使公益组织取得合法性,获得公益组织身份,而不是“非法”存在;应给予民非等草根组织普惠的税收优惠,包括机构本身的免税资格和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以利于动员资源,减轻负担;应加大购买服务的投入,增加社会组织的收入来源;应解决社会组织上生育险等社会保险问题,免除公益人士的后顾之忧;政府应取消公益组织免税资格关于“工资不得超过社会平均工资两倍”的规定,以利于公益组织吸引人才……。

值得高兴的是,深圳等地已经开始了探索。/@刘润华说: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让社会组织能够合法登记;政府从一些公共服务领域推出,从服务的生产者转变为服务的购买者,让社会组织有广阔的服务空间和可提供服务的资源;加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让社会组织成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第三,公益组织本身的转变

公募基金会、慈善总会垄断了绝大部分的社会捐款,应该承担支持行业发展的使命。基金会,包括公募和非公募基金会应该由操作型向资助型转变,或者至少是混合型,即自己运作项目的同时,也向草根组织开源,为草根组织提供资助。公募基金会应该与草根组织合作,而不是与政府绑在一起,让民间捐款流入政府。同样,非公募基金会也应如此。

基金会在支持公益组织的项目的时候,不能只支持项目的直接费用,而不支持机构的执行费用。这是毫无道理的,如果没有人,项目如何能够做好呢?怎么可能既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呢?因此,一定要支持草根组织的人力成本和管理费用,而且需要充分考虑给予项目人员合理的工资,而不能是基金会自己的项目官员月薪5000元也觉得低,而对草根组织项目官员开3000元月薪也觉得太高。

除了项目支持,基金会还应支持草根组织的能力建设,支持机构的发展,比如实施专门支持人才发展的计划(如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实施的银杏伙伴成长计划、阿拉善SEE基金会的绿色领导力计划);又如实施机构支持计划,着眼于机构发展的需要,提升机构的能力(比如南都基金会的机构支持计划;芯世界公益创新奖等)。

草根组织在向基金会和企业申请项目时,要敢于把人力成本晾出来,跟资助方谈判;在机构运营的过程中要有成本核算意识,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人力成本核算,项目人力成本加直接服务成本才是项目的真正成本,一定要争取全面的资助,而不能赔钱做项目,到最后做项目就像喝盐水一样,越喝越渴,越渴越喝,形成所谓的“盐水效应”。

草根组织要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让员工过上体面的生活。此外,要加大员工培养投入力度。

在南都基金会的内部讨论中,徐永光曾经指出,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公益被严重的边缘化;公益行业是需要有尊严的,南都基金会的同仁需要在一个有尊严的行业环境里工作;一个机构在一个缺乏尊严的行业环境中谋得自己的行业地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为赢得整个行业在社会的崇高地位和尊严而奋斗!

一个行业的地位和尊严,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需要提升整个行业从业者的素质,需要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提升公益行业的待遇,让正常的人都能来做公益,推动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