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姓氏,非常罕见,全国只有17人,全都生活在一个小县城

  • Home
  • 玩家故事
  • 中国有个姓氏,非常罕见,全国只有17人,全都生活在一个小县城
by admin玩家故事

中国有个姓氏,非常罕见,全国只有17人,全都生活在一个小县城

而平民仅能以数字或职业为名,这种等级分化在《礼记・曲礼》中有着明确记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姓氏从贵族特权变为全民身份标识,平民开始普遍使用姓氏。

如今,王、李、张、刘、陈五大姓氏以30.8%的人口占比构成姓氏图谱的主体,其中“王姓”人口超1.01亿,相当于法国总人口的1.5倍。

在姓氏文化的长河中,多数人熟悉“赵钱孙李”的韵律,却鲜少知晓那些如星子般散落的稀有姓氏。

不过,在福建安溪“枫姓”,仅有17人。

独特的姓氏

枫姓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安溪县令胡允庆(据《安溪县志》记载,其任期为1689-1694年)在返乡省亲途中,于闽赣交界的枫树林偶遇一名苗族流浪儿。

彼时少年衣衫褴褛,却在枫树下捧读残破的《千字文》,胡允庆见状动了恻隐之心,将其带回安溪收为义子。

因相遇之地遍植枫树,遂以“枫”为姓,取名“枫仔”,就此开启了一个独特姓氏的传承。

枫仔成年后在安溪娶当地汉族女子为妻,其子嗣逐渐融入闽南生活,不仅习得流利的闽南语,还将苗族刺绣技艺与闽南纺织工艺结合,形成独特的家族手艺。

至乾隆年间,枫姓家族已传至三代,族人以农耕和手工业为生,在安溪县城东南的枫洋村形成聚居点。

如今的枫姓家族全部聚居在安溪县官桥镇的枫洋自然村,2023年户籍统计显示,全村枫姓人口仅17人,最年长者82岁,最年轻的族人27岁。

这种人口规模的特殊性,源于多重历史因素:一方面,枫姓起源于单个义子的传承,初始基数极小。

另一方面,枫洋村地处闽南山区,历史上交通闭塞,与外界通婚率低,客观上限制了家族扩张。

更现实的困境是,近三十年来,越来越多人不想呆在村中,选择出去劳作,但是很少有人回来,这种人口外流让本就稀少的姓氏面临传承危机。

这种尴尬处境,让这个延续了三百余年的稀有姓氏,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格外脆弱。

而当人们感叹枫姓的稀少时,更关心的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稀有姓氏该如何避免消失?

保卫姓氏

安溪县政府在2018年启动“稀有姓氏文化保护工程”,首期投入300万元在枫洋村修建“中华稀有姓氏文化馆”。

这座融合闽南古厝与现代展陈技术的建筑,以实物、影像、家谱复制件等形式,系统展示了枫姓从清代至今的传承脉络。

馆内一面“姓氏树”互动墙尤为醒目,参观者可通过触屏查询枫姓与其他稀有姓氏的关联图谱,开馆至今已接待超过12万人次,成为闽南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与此同时,县文旅局联合厦门大学历史系组成专家团队,耗时两年完成《枫氏家族史考》,首次以学术视角梳理了这个稀有姓氏的基因谱系与文化特征。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建议,开放部分历史文献记载的稀有姓氏(如“枫”“禤”“爨”等)作为可申请姓氏。

在广东、福建等地试点“姓氏传承补贴”政策,对生育子女沿用稀有姓氏的家庭给予每年5000元补助。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蒋月则主张建立“稀有姓氏数据库”,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中增设“姓氏文化权益”条款。

这些建议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被转化为《关于加强稀有姓氏文化保护的提案》,获得37位政协委员联名附议。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2021-04-09《福建有个姓氏,全国仅剩17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