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多可以在几个平台贷款?风险及建议解析

  • Home
  • 玩家故事
  • 一个人最多可以在几个平台贷款?风险及建议解析
by admin玩家故事

一个人最多可以在几个平台贷款?风险及建议解析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的留言,问一个人最多能在几个平台贷款?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在线下讲座里聊过,但还是有朋友反复问,看来大家对这个话题确实很关心。今天就好好说道说道,不只是告诉你能贷几个,更重要的是这么贷有没有风险——毕竟贷款这事儿,安全永远比数量重要。

先直接给结论:目前没有任何法律或监管规定一个人最多能在X个平台贷款。为啥?因为每个贷款平台的审核标准不一样。有的平台看重你的工资流水,有的看公积金缴纳情况,有的可能还参考你的芝麻信用分,所以你在A平台能借到钱,在B平台可能直接被拒,自然就没有最多几个的固定答案。

但这绝不意味着你可以随便在多个平台借钱。能不能贷、能贷多少,核心要看两个硬指标:你的还款能力和征信状况。

先说还款能力。平台审批时,会算你的负债收入比——也就是你每月要还的贷款总额,不能超过月收入的50%(有的严格平台甚至要求不超过30%)。打个比方,你月收入8000,那每月最多能还4000贷款。如果一个平台贷给你2000,另一个平台再贷2000,那第三个平台一看你负债比已经到50%了,大概率就不会批了。所以收入固定的情况下,你能贷的平台数量,其实早就被每月能还多少钱框住了。

再看征信状况。你每申请一次贷款,平台都会查一次你的征信报告,留下贷款审批的查询记录。如果短期内你在五六个平台都申请了贷款,哪怕没批下来,征信报告上也会堆一堆查询记录,银行或正规平台看到这种报告,会觉得这人是不是最近很缺钱?,后续再想借大额贷款(比如房贷、车贷)就难了。另外,如果你已经在多个平台有贷款,征信报告里的未结清贷款笔数会变多,负债信息一目了然,平台自然会更谨慎。

说到这儿,就得聊聊多平台贷款的风险了——这比能贷几个重要得多。

最直接的就是征信变花。刚才说了,查询记录多了,征信报告就会显得乱。我见过有人为了凑钱,一个月内在七八家平台提交申请,结果征信报告上密密麻麻全是查询记录,后来想买房办房贷,银行直接拒了,说怀疑你资金链紧张,还款能力存疑。这种情况,至少要养半年征信才能恢复,多不值。

其次是负债过高,还款压力大。有的人觉得每个平台贷一点,加起来就够了,但忽略了每个平台的还款时间、利息计算方式可能不一样。比如这个平台每月5号还款,那个平台15号,利息有的按日算,有的按月算,一旦哪个月忘了还,就会逾期。逾期不仅有罚息,还会在征信上留污点,影响未来5年的信用生活。

还有就是容易遇到套路贷。正规平台对多头借贷审核严,但一些不正规的小平台反而会欢迎你——因为他们知道你可能在其他地方借不到了,就趁机提高利息、收各种手续费,甚至搞砍头息。我之前接触过一个用户(哦不对,不能说具体用户,就说普遍情况),在三四个小平台借钱,最后利息滚得比本金还多,根本还不清。

那到底怎么贷款才合理?给大家几个实操建议:

第一,先算负债收入比。打开工资卡流水,看看近3个月平均月收入多少,再扣除房租、吃饭、交通这些必要开支,剩下的钱就是你能承受的每月还款上限。比如月入1万,必要开支5000,那每月最多还5000,再根据每个平台的贷款额度,大概就能算出最多能在几个平台贷了——通常建议不超过2-3个,太多了不好管理。

第二,优先选正规平台。正规平台(比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利息透明,不会乱收费,而且对征信的查询和记录更规范。那些名字都没听过的小平台,就算审批宽松,也别碰,风险太大。

第三,定期查征信。每年可以免费在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查2次征信报告,看看自己的贷款记录、查询记录有没有异常。如果发现有陌生的贷款记录,可能是信息被盗用,要及时报警处理。

最后想说,贷款是为了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创业周转、突发医疗支出,而不是越多越好。与其纠结能在几个平台贷款,不如先想清楚为什么要贷款能不能按时还。毕竟,信用是一辈子的事儿,千万别为了一时方便,把自己的征信搞坏了。理性借贷,才是对自己财务负责的态度。

贷款知识

信贷

贷款

贷款导航攻略

Read More